蒂莫西-E-伯恩斯,新英格蘭地區最著名的律師之一,最近成為紐約紐黑文河哈特福特鐵路公司的副董事長。他在我班上所做的一篇振奮人心的演講中提到:“主動出擊將想象付諸行動,讓夢想融於工作之中。”
所有的職員可以分為兩個區別明顯的範疇:其一是那些主動出擊之人,其二是那些不願出擊之人。
這兩種人可能都忠於職守,覺得自己做到了最好的自己。他們都是雄心勃勃,想在世上出人頭地。但隻有那些主動出擊、深思熟慮之人,自願承擔責任,脫穎於那些不願主動之人,盡管後者擁有更強的能力,有著更豐富的學術與技術的知識。
在人生的競技場上,重要的不是能力與經驗,而是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天賦、發掘自己潛能,為自己與別人服務。
兩位年輕人處於相同的位置,這兩人都俱懷壯誌逸興飛,忠於職守。他們都是勤奮的員工,但其中一人隻是機械地做著自己必須做的,但另一人在做自己的工作時,加盡了主動性。在工作時考,他不時思考,手腦並用。
工作本身,盡管很重要,但若缺乏主動性的支持,最多也是隻能完成常規的職責。正是這種主動性讓人調動起來,用眼去觀察、用腦去想、分析、辨別,讓自己每個“零件”和諧地工作,推動著“機器”完美的工作。
不是每個人采取的主動性都能達到相同的程度,一些人雖然有能力,但卻沒有使用它的能力,這實在讓人覺得遺憾。
撇去環境因素,若我們立誌,大多數人都是可以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獲得豐厚的回報,步向自己人生的高峰,至少可以離其很近。
據我的經驗,我傾向於這樣的觀點:隻要願意,大多數人都是可以采取主動的。他們之所以不這樣做,因為他們懶惰,不願意狠下心來,雖然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如機器工作。
世上有兩種懶惰:身體上與心理上。其中任何一種懶惰都隻能通往失敗。
那些身體懶惰的人永遠也不可能有所作為。而那些身體活躍,但心智遲鈍之人,亦是難有優勢可言。
行動之人,若沒有壯誌,從一開始就舉步維艱,沿途更是如此。而那些空有壯誌,沒有行動之人,則隻能是黃粱一夢。
成功有賴於把讓人遐想的壯誌以及讓夢想化為現實的行動。若夢想者沒有行動之力,那麼,即使其夢想是在其心智範圍之內的偉大創舉,亦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許多人隻顧仰望著蒼穹,忘記了原來自己的腳還是要踏著實地的;而另外許多人的低頭對地,從不抬望眼,看看機會的曙光的破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