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鞋匠的親戚來啦,借給鞋匠兩塊錢,然後鞋匠把一塊給裁縫,把另一塊給理發師,於是鞋匠從頭到腳都幹淨啦,就可以去工作啦。
現在裁縫和理發師各有一塊錢,裁縫把他的一塊錢給理發師,理發師有兩塊錢啦,他把一塊給鞋匠,把另一塊給裁縫,他也可以去工作啦。裁縫呢?把理發師給他的一塊給鞋匠,他也可以去工作啦。
現在,那兩塊錢又在鞋匠手裏啦,他把它們還給了親戚。
他們三個人現在從頭到腳都是幹淨的,都可以去工作啦。
在這則寓言故事裏,鞋匠、理發師和裁縫手上都有一份資源,那就是他們的手藝。然而他們隻是意識到隻有錢才是可以直接交換的,沒意識到手藝也是一種資源,可以通過交換手藝實現它的價值。在整個交易過程中,貫穿其中的就是兩塊錢,然而這兩塊錢到後來其實隻是一座橋梁,到最後,這兩塊錢還是物歸原主,但它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如果他們三人始終沒有認識到他們本身就是一種資源的話,那麼他們將永遠關在房間裏。假定沒有這兩塊錢,那麼鞋匠、理發師和裁縫還是不能出去工作,那他們就永遠賺不到錢。
在信息社會裏,緊握手中資源,不善於發現新資源的做法是落後的,也是不可行的。當然,沒有意識到自己本身就是一種資源的可悲的。在商場上,這樣的認識是可怕的:手頭握著各種各樣的資源,卻無知地把它浪費掉。每個人都不想成為寓言故事中的鞋匠、理發師和裁縫。事實上,資源是無處不在的。共合網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這兩塊錢,是連接各項資源的橋梁,也是資源發布的一個平台。但是共合網所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它對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從而使資源之間達到有效地置換。
資源置換倉是共合網中一個重要欄目,開辟了多方互動平台、熱門置換、我要資源等服務欄目,成為創新傳媒資源進行網上提交、匹配、置換交易的特定電子商務平台。另外,共合網還重點開辟了廣告交易會的欄目,這是針對浙江中小廣告公司居多的實際情況而設立的,彙聚了近千傳媒資源項目,這裏是眾多廣告供應商、需求商、服務商之間尋找對方、實現廣告交流、交換和交易的綠色通道。
由此引發出來的就是共合多方互動平台。
合平台的形式是創新的廣告發布網點,而其核心是R&V資源置換,不是用支付租金的方式購買各個網點的廣告發布權,而是收取一定的加盟費,使提供機櫃發布資源者獲得10倍的置換資源和其他增值得益,每個資源陣地提供者即是廣告資源供應方,也是廣告資源需求方,還是該平台更多資源的潛在需求方,平台中直接包含了廣告供需雙方,共合網因此獲得了一個巨大的優質傳媒資源平台和巨量的廣告客戶資源。當然,這是一個非競爭性戰略聯盟,在廣告發布原則上,保證在陣地商家發布的廣告和自身所在行業不存在商業競爭。
論整合新公司的能力,穀歌無疑在科技行業首屈一指。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自成立之初,穀歌便一直從外部尋找各種靈感,以便拓展新的業務方向。這家搜索巨頭收購的公司數量連創記錄。僅去年,穀歌就收購了25家公司,平均兩周一家。如果算上為了專利和知識產權收購的公司,總數甚至會達到79家。看看穀歌的同行,便不難發現這一數字有多麼巨大。2DoubleClick和AdSense都是收購來的,如今卻都已成為穀歌的重要收入來源。YouTube主導了網絡視頻行業,Android則在移動市場與蘋果並駕齊驅。但穀歌並不總是“坐享其成”,它還會充分利用收購而來的團隊開發新的產品——地圖、Docs、Analytics和Voice等優秀產品都源於這種模式。
這或許正是穀歌最引以為豪的事情。在矽穀,當自己的公司被收購後,創始人通常都會在新公司短暫留任,等到行使期權後,便會離職,踏上新的征程。“能將一名創始人留住一年就很了不起了。”風險投資家大衛?派克曼(David Packman)說。但據穀歌並購部門主管大衛?勞維(David Lawee)透露,在穀歌收購的創業公司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創始人留任至今。
早在發展初期,穀歌就吸取了寶貴的經驗:真正有吸引力的不隻是為所有的網絡內容建立索引,記錄人們的詳細搜索方式同樣很有價值。成千上萬的用戶在穀歌的搜索框中輸入的海量關鍵詞,為穀歌提供了原始數據,幫助他們利用機器學習技術開發出了穀歌翻譯,並迅速超越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