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學會與人溝通(一)(2 / 2)

正如“功夫在詩外”,直銷的功夫也在直銷之外,直銷要注意直銷以外的事情,也就是那些被稱之為人之常情的事情。

一名直銷員到一家商場去直銷,這家商場還是老客戶。當到了經理室時,經理顯得特別高興,他熱情地招呼這位直銷員坐下,興致勃勃地說:“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女兒考上大學了!”結果,這位直銷員隻點了一下頭,接著就問:“您看下月的貨訂多少?”不想經理刷地變了臉色,不耐煩地說:“下月不訂了!”網絡營銷員又問:“那以後呢?”經理幹脆說:“以後你別來了!”看起來,缺乏人情味的人很難勝任直銷工作。

直銷員應當經常想想這些問題:怎樣把“必須買”轉化為“想要買”;對顧客來講,“值得買的”不如“想要買的”或“應該買的”;要理解顧客失去的恐懼大大超過得到的個人欲望;直銷應是幫助他人滿足某種願望;顧客隻有明白產品會給自己帶來好處才會購買。而“應該買的”則是幫助分析如不買會有什麼不好後果,啟發危機意識,直銷是在向顧客表達心意。

在直銷時如果把注意力都放在直銷產品上,一心隻想把產品推給對方,甚至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這樣,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更多,因為你可能推出了一件產品,但從此失去了一個客戶。

一天,一家高檔服裝店來了兩位顧客,要買一套最高檔西裝。售貨員是位小夥子,馬上把這套西裝取下來,十分和氣地將衣服遞了過去。試衣服的顧客身高馬大,西裝穿上有些纏身,連外行看上去都覺得不合適,隻見這位小夥子講:“不錯!挺好的!”他的意思是你快掏錢吧!隻見另一位顧客使了個眼色,試衣服的顧客把衣服放下就走了。

高檔服裝店的網絡營銷員怎能和練地攤的一樣去直銷呢?一心想把服裝推銷給人家,而不是站在對方角度真誠地關心別人,結果適得其反,而且這兩位顧客以後可能再也不會光顧這家服裝店了。

直銷是在直銷產品的性能和用途,是在向顧客表達心意。要說明產品能解決顧客的什麼問題,從而給顧客帶來什麼利益。直銷的結果,使顧客產生新的理解和認識,獲得了顧客的信任,最後讓顧客自己做出購買的選擇。

成功的推銷基礎是對顧客的理解,因而事先需要進行調查了解情況,掌握必要的資料。從這一意義上講,有效的推銷產生於推銷之前。

推銷是對顧客的說服過程,隻有掌握了必要的資料,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說服。北京朝陽區供銷社副食品公司優秀推銷員韓淑英到隆福大廈去推銷。第一次,人家講:“我們不要貨。”第二次又去,人家講:“我們不打算進別家的貨。”她終於明白這樣推銷不行,就先到櫃台去調查,摸清了情況之後,有一次中午顧客不多,看到管進貨的組長正在值班,就湊過去聊天,她講:“你們這樣的大型綜合商店貨應該全。”組長講:“怎麼不全?”她講:“我說幾種罐頭你們這裏就沒有。”組長回頭看看貨架果然沒有。她又接著講:“按批零差價折算,你們的貨進價高了,同樣的貨比這價低就能進來。”看到組長很感興趣馬上表明身份向組長表示:“你們沒有的貨我們公司有,其他貨從我們這裏進更便宜。”組長同意了,從此就接上了長期關係。這說明了解情況與不了解情況的推銷效果大不一樣。

人之所以長兩隻耳朵一張嘴,就是讓我們少說多聽。真正的營銷員必須是一個好的聽者,我們在推薦商品的時候,常常錯誤地認為對方的時間短,認為滔滔不絕才是推銷。其實真正高明的營銷員恰恰是多聽少說。比如到飯店吃飯,服務員先問客人要什麼菜,找需求。沒有服務員等客人一進門就迎上去滔滔不絕告訴客人我們飯店土豆燒牛肉好,土豆燒牛肉有營養。客人說不喜歡,服務員又接著說西紅柿炒雞蛋好,西紅柿炒雞蛋有營養。估計這個服務員幹不多久就會被老板攆走。

不過,營銷員的聽絕不同於一般交往中的聽,本來,是你在向人家推薦產品,他人要聽你的,你聽什麼?所以,營銷員要善於引導客戶談話,將其心中的想法、疑問、興趣點都統統講出來,你專心致誌地聽,並同時予以解答。這樣不僅可以了解客戶的心態,還能獲得客戶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