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特性(1 / 2)

滕亮搖搖頭:“當然不是,我是拿不定主意,看不準到底哪隻是真的。”

徐景行嘿嘿笑道:“那就隨便選一隻唄,您要是選中了,我給您打個折。”

“真是特意給我尋摸的?”滕亮有點驚訝。

“當然,我可一直沒忘記,隻是直到今天才碰到這麼一隻能看得過去的鳴遠壺,而且恰好是三隻在一起。”

“有心了有心了,”滕亮連忙拱手道謝,然後想了想指向那隻蓮瓣壺:“我覺得這隻更像真的。”

“您確定?”

“嗯,確定。”

徐景行咧咧嘴道:“您說的這麼肯定,連我都有點懷疑自己的判斷是不是準確的了。”

“你認為哪隻是真的?”

“我看中的是那隻光壺。”

“嘶——”滕亮吸了一口氣,摸著下巴想了想道:“這光壺看著有點,有點……”

“有點不起眼?”徐景行笑問。

“嗯,反正感覺在這三隻壺裏數它不起眼。”

“嘿嘿嘿,您確定?確定的話那隻蓮瓣壺就送您了,這光壺我自個兒收藏。”

“別,讓我再看看,”滕亮急忙阻攔,拿起那隻橄欖壺重新端詳起來。

不光滕亮,其他人也一塊幫忙參詳,最後還來了個遠程求助,找故院一個紫砂器煙技員給看了看,折騰了好半天才確定下來到底哪隻壺才是真品。

有了準確的結論之後,滕亮嘿嘿笑道:“小徐,真有你的,我們這麼多人加起來還不如你一個人呢,慚愧慚愧。”

“嘿嘿,滕老,你這麼說我確實挺開心,不過我還是要說,我能鑒定出來還要歸功於我的學藝經曆,我可是跟著一位製壺大師學過一段時間的,相對而言在鑒定時會有一定的優勢,能看到一些一般人看不出來的東西,”徐景行笑道。

“哦?快說說,”滕亮急忙道,這些人都是專家,好學是最基本的品性,不然也不會掌握那麼多常人看著就頭疼的理論知識。

徐景行把三隻壺拿過來,“這造型、做工、神韻之類的東西你們都懂,我就不賣弄了,但有一點你們知道的肯定沒我多,那就是泥料,你們看,這三隻壺的泥料都是紫泥,顏色、光澤幾乎一模一樣,但細細看卻不難發現其中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的,畢竟都是純手工製品,不可能完全做到一模一樣。”

滕亮連忙點頭:“是,我也感覺到了,隻是為什麼感覺真品反而更差呢。”

“嗬嗬,這就是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最大的區別所在,根子就出在泥料的粉碎、攪拌、篩選這個環節上,在這個環節上,古代隻能用相對原始的工藝來進行,泥料的顆粒相對較粗,也不是那麼均勻,可現在卻都是機器粉碎,粉碎出來的泥料跟水泥麵兒似得,不但異常細膩,還特別的均勻,等燒製成型後,前者的胎質看起來就比較粗糙,而後者卻更堅實更細膩,單純的從品相上來判斷,顯然是後者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