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仿品很值錢,也很出色,以至於徐景行都沒第一時間舍得拿出來賣。
要知道,倉庫裏和櫃台裏的掛墜基本上都已經被剛才那些個土豪們搶購一空了,剩下的這些要麼是真的沒有什麼價值,要麼就是徐景行舍不得的好東西,不是舍不得賣,而是舍不得便宜那些個哄搶的土豪。
這樣的物件,已經超出了掛墜的範疇,完全就是藝術品級別的好東西,標價絕對不會低於五百萬。
材質是頂級羊脂玉籽料做的,還帶這些淡黃色的色皮,點綴在掛墜上顯得特俏皮。
做工是精熟的圓雕加鏤雕為主要技法,並且搭配適當的透雕技法做點綴,將那隻蟬和那片樹葉雕的栩栩如生,蟬身上的紋路以及翅膀上的脈絡都看的一清二楚,極盡精致之所能。
這種程度的寫實類雕刻技法,哪怕沒有任何其他內容刻畫,就憑這個寫實程度也能碾壓絕大部分的玉雕行業從業者。
至於這掛墜的寓意……
好吧,徐景行承認他送鄭思瑾這掛墜是帶著點惡趣味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得從“一鳴驚人”這種題材的寓意說起。
在古代,蟬是清廉高潔的代表,因為蟬是餐風飲露的存在,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雖然生命很短,但振翅而鳴聲傳極遠,像極了那些“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高人隱士,在不需要的時候無人知曉但在需要他們的時候卻能挺身而出在短暫的時間內迸發出強烈的光芒。
這種為人處世的理念與蟬的生命軌跡非常相似,所以自古以來,蟬就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唐代虞世南就寫過“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種借蟬詠誌的著名詩句,借以表達自己品行高潔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聲名遠播的意思。
而在工藝美術領域,以“蟬”為題材的作品就更多了。
尤其是在雕刻行業中,有太多太多以蟬為主角的雕刻作品,玉雕行業中更是如此,漢代就喜歡用“蟬”做玉晗,後來的蟬形把玩件、蟬形掛墜就更多了,到了近代,去玉石商場裏轉轉,掛墜區內絕對不會少了蟬形掛墜的存在。
隻是那些掛墜的造型大都比較刻板,做工也比較粗糙,很多甚至是機器雕刻出來的流水線產品,沒有什麼藝術性可言,跟徐景行這手藝完全沒有可比性。
而徐景行仿製的這枚“一鳴驚人”蟬形掛墜,除了雕工好材質好以外,所表達出來的“一鳴驚人”的寓意也很重要。
當然,他可不是想表達鄭思瑾品行高潔的意思,而是另外一種意思。
什麼意思呢?“一鳴驚人”這種題材的雕件還有另外一個作用,主要送給那些正在經曆寒窗苦讀的普通學子,寄希望於他們能在經曆寒窗苦讀之後能脫離寒門躋身上流社會,最好能考個狀元什麼的,達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效果。
現在他把這枚掛墜送給鄭思瑾,看似是好事兒,嗯,希望鄭思瑾能夠一鳴驚人前途遠大。
可問題是鄭思瑾哪有什麼前途可言?哪裏又有“一鳴驚人”的機會?
現在的鄭思瑾隻是個連女仆都不如的存在,而是牛馬一樣的……
好吧,就算不是真的牛馬,就算是徐景行的生活助理,鄭思瑾也談不上有什麼前途。
而徐景行的惡趣味就在這裏,明明做他的生活助理是個很卑微的事兒,卻送給她一件“一鳴驚人”掛墜做見麵禮,意思是這就是鄭思瑾的人生巔峰了,之前的鄭思瑾過的連個生活助理都不如。
其實就是羞辱一下鄭思瑾以及鄭長豐那一類人。
說穿了,徐景行就是看不起鄭長豐那樣的人,明明心誌能力都很強,卻偏偏不走正路,說他們是自甘墮落都不為過。
所以他才借機表達一下心理的厭惡,出一口憋了很久的惡氣。
當然,這隻是附帶的,送掛墜給鄭思瑾,主要還是給鄭思瑾療傷用的,現在的鄭思瑾是他的生活助理,是他的個人女仆,是他的財產,他可不想自己的財產因為一些內傷而產生莫名其妙的折損。
另外一個帶著嚴重內傷的女仆也不好使喚,對吧。
隻有健康甚至健壯的女仆才是好的女仆。
嗯,沒毛病。
一件價值幾百萬的掛墜換一個勤勤懇懇還練過武術的女仆,不虧。
這麼想著,帶著鄭思瑾離開倉庫,來到店裏。
店裏金小小正陪著兩個女性顧客挑選手鐲,看到徐景行帶著鄭思瑾出來,忍不住悄悄的瞪了徐景行一眼,顯然,吃醋了。
女人的直覺確實強的可怕,尤其是在男女之情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