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冬天,美國加州沃爾遜小鎮來了一群逃難的流亡者。好心的人們給這些流亡者送去飲食,他們大都狼吞虎咽,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來不及說。隻有一個年輕人除外,當鎮長傑克遜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麵前時,這個骨瘦如柴、饑腸轆轆的逃難者問:“吃您這些東西,您有什麼活兒需要我幹嗎?”傑克遜說:“不,我沒有什麼活兒需要你來做。”這個年輕人的目光立刻黯淡下來,說:“那我不能沒有經過勞動便白吃您的東西!”傑克遜想了想說:“我想起來了,我家確實有一些活兒需要你幫忙,不過要等你吃過飯,我才給你派活兒。”“不,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傑克遜隻好說道:“小夥子,你願意為我捶背嗎?”於是,這個年輕人迅速彎下腰,十分認真地給傑克遜捶背。
後來,這個年輕人就留在傑克遜的莊園裏幹活,並很快成了一把好手。兩年後,傑克遜把女兒瑪格珍妮許配給他,並對女兒說:“別看他現在一無所有,可將來他百分之百是富翁,因為他有尊嚴。”果然不出所料,20年後,這個年輕人真的成了億萬富翁,他就是美國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哈默。
人生感悟:一個人在窮困潦倒、逃難流亡之際,仍堅守自己的原則、捍衛個人的尊嚴,還有比這更可貴的嗎?
少年華盛頓的言行守則
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在15歲時就十分注重個人禮儀修養,他把從生活和書本裏領會到的待人處世的道理,都抄寫下來,編輯成了一本小冊子,這個小冊子名叫《恭敬待人處世言行守則》,這在現代社會仍然適用。例如:
1.不要成為公眾活動上破壞氣氛的人。無法確知自己是否會受歡迎,切勿前去。要是到場才發覺,那就少講話。
2.不要嚴苛地批評他人。他人有缺失勿直接加以責難,因為此事當屬父母、老師和長者之職責。
3.要尊敬長者,特別是年輕的主管遇上更高的主管時,更應該注意禮節。當遇見地位高於你的人時,立即停下,假如是在門口或任何筆直之通道,則要恭敬地退讓一旁讓其先行。
4.人要寬厚仁慈。即使對方是你的仇敵,也不可幸災樂禍。
5.在公共場合言行要謹守分寸。也就是在任何公共場所,切不可高聲狂笑,亦不可大笑不止,不知自製。
6.書寫商業書信或介紹他人時,要使用恰當的稱呼。意即依照每個人之地位及所處場合的習慣,以適當之頭銜稱呼。
7.勿結交壞朋友。若能愛惜自身名譽,必與良善之人結交。與其和壞人為伍,毋寧孤單無伴。
8.不要變成令人厭惡的人。例如與人交談或閱讀時,切勿喋喋不休。
……
華盛頓對人情世故如此練達,使他受到當時弗吉尼亞州有權有勢的英國地主菲爾費克斯的賞識。這位地主不但讓他擔任土地丈量員,並且邀他與英國貴族一同參加在自己宅邸舉行的重要社交活動。華盛頓就是在這些場合學得良好的禮儀和靈活的社交技巧,這兩種重要的才幹,不但日後協助他取得軍隊領導權,而且最後贏得國家的領導地位。
人生感悟:助一個人走向成功的禮節守則就隱藏在你的生活裏,隻要心存做一個高雅人士的願望,隻要一點一滴吸納高尚風範的營養,這將會給你帶來機會和好運!
認真
1944年冬季,盟軍完成了對德國的合圍,法西斯德國敗亡在即。德國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匱乏。由於德國地處中歐,冬季非常寒冷,缺燃料可能導致許多居民凍死,不得已,各地政府隻得讓市民上山砍樹。德國人是這樣砍樹的,林業人員先在茫茫林海中搜尋,尋找老弱樹或劣質樹,找到後則在上麵畫一個紅圈。“砍伐沒有紅圈的樹,要受到處罰。”問題是,誰來執行處罰?當時德國行政管理名存實亡,公務員盡數抽調到前線去了,市內找不到警察,全國近乎處於政權的真空。但直到戰爭結束,全德國沒有發生過一起居民亂砍濫伐的事,他們全部忠實執行了規定。
人生感悟:德國人“具備了無政府的條件卻沒有無政府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