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塔爾茲公爵負責救治傷員,掩埋死者,安撫基督教民眾和俘虜,等待拉解委最終裁定他們的命運。命令特維利亞公爵妥善保管戰利品,登記造冊,埋鍋造飯,大饗士兵。
一切安排妥當,巴拉科夫把各部首領召集到一起,再一次重申了三條紀律。然後告訴大家幾種旗語和鼓號,打仗的時候根據旗鼓和憲兵傳遞的命令統一行動,共同進退。
最後說道:“我們麵前的教堂地形狹窄,不利於大軍展開,我兵力的優勢無從發揮。明天一早,從各部挑選出200勇士,組成突擊隊,作為進攻的主要突擊力量,由奧斯塔德伯爵統一指揮。解委會會優先分配突擊隊員戰利品,如果陣亡了,解委會會對他們的家人給予撫恤,不讓勇士有後顧之憂。
明日一早,我和我的幾名蒙古部下會在排槍火力掩護下迫近到教堂,埋設炸藥,實施多點爆破。爆炸聲就是信號,奧斯塔德伯爵要聽到爆炸聲之後立即向教堂衝鋒。突擊隊左手持蒙古輕盾,右手持森林砍刀衝鋒,各部要把有限的皮甲和蒙古鎖子甲都分給突擊隊,加強一線單兵防護。突擊的時候不要講究隊形了,越快越好,一擁而上,用迅猛動作衝進教堂,趁大爆炸造成造成守軍大混亂一舉搗毀這個巢穴!
各部落要謹守自己的防區,排成密集厚重的陣列向教堂向心壓縮,防止敵軍逃逸。但是不要盲目向教堂內部發起衝擊,教堂內部這個時候陷入了混戰,我們的人衝進去隻會更加混亂,誤殺自己人恐怕比殺死的敵人還要多。正確的做法是,各部在維斯塔爾茲公爵和特維利亞公爵的指揮下,派出小股部隊,排成密集陣列形成第二波攻擊,接應我先頭突擊隊,同時斬殺漏網之魚。
我將指揮200名憲兵隊在最後壓陣。我再提醒你們一遍,沒有我的命令擅自進退者,擅自搶掠者,不聽旗號者,我督戰隊一律格殺勿論。就算是憲兵沒有發現,如果戰後遭到多人指證,有人違反軍紀者,我憲兵同樣會實施抓捕。如果罪犯逃跑了,他們的家人就會替他受到懲罰。
軍法無情,紀律如鐵。如果我在戰場上違反紀律,憲兵同樣有權當場處決我。你們任何人也是一樣,不要以為你是伯爵,公爵,貴族,在戰場上就有特權。不是的,上的戰場,誰也不比誰的命金貴,軍法麵前人人平等!”
在巴拉科夫的鐵腕整頓下,拉脫維亞聯軍終於顯示出了點軍隊的樣子。第二天對教堂的攻擊還算順利,待第二波攻擊碾壓教堂守軍的時候,戰鬥已經基本結束了。大爆炸把教堂裏大部分守軍震的七葷八素,突擊隊揮舞著盾牌和大刀,把擁擠的教堂內部變成了屠宰場。
從萊森主教到十字軍的騎士和弓箭手,全部被殺,大部分躲藏的老弱婦孺也死於亂軍之中。直到蒙古特工衝進教堂,才喝止了瘋狂殺人的拉脫維亞士兵,這才救下了100多人。
和攻擊教堂的順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堂外因為違反軍紀被憲兵隊當場殺死的拉脫維亞人甚至比陣亡的還要多。不要說畏縮不前的,趁亂搶掠的,就算是大聲喧嘩的,不聽號令亂動的,擅離職守的,憲兵隊毫不留情的一律斬殺。拉軍陣列前血流成河,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一場激戰的結果,其實都是被憲兵隊執行戰場紀律。拉脫維亞人一個個呆若木雞,有生以來第一次知道了紀律是什麼,違紀者死,沒有別的廢話。
巴拉科夫殺起人來毫不手軟,幾個心慈手軟的憲兵都讓布利尼斯當場格殺。巴拉科夫沒有時間訓練這些人,隻能在戰場練兵。戰場上哪兒有那麼多道理可講,隻有鐵和血,誰趕上誰死。
奧萊內一戰,戰果未必巨大,但是所有參戰的拉脫維亞士兵心中都開始有了紀律這根弦。這,才是一支真正軍隊的雛形。
窩闊台汗13年(1241年)9月初7日,巴拉科夫指揮拉脫維亞聯軍攻克道加瓦河西岸重鎮奧萊內。拉解委一致決定留下老弱看守輜重,羈押俘虜,運輸糧秣。第二天即精選出2600餘名勇士,揮軍北上,連續攻克梅德姆希姆斯、新尤爾馬拉兩座基督教村寨,與拉米金公爵率領的庫爾蘭聯軍會師於德茲林姆希姆斯。
巴拉科夫終於見到了拉米金公爵,和他率領著5千餘庫爾蘭軍,航空兵艇長別拉諾夫和其他兩名蒙古軍官擔任了駐庫爾蘭軍的蒙古聯絡員。
別拉諾夫興奮的說道:“長官,祝賀你,因為你的艱苦努力,我蒙古大軍的西線戰略大獲成功。在埃格魯希姆斯,我們修築了一個野戰航空港,有一艘小型偵察飛艇隨時待命。是不是可以向羅胡努島通報,我們已經做好了一切接應內河艦隊的準備,可以開始裏加戰役了。”
同樣興奮的巴拉科夫卻沉著的說道:“不,還差最後一件大事還沒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