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邵約之戰(2 / 2)

蒙軍的機槍有專門用於夜戰的彈盤,每10發子彈就有1發曳光彈,夜晚看來彈道十分清晰。幾個長點射試射之後,子彈又像雨一樣潑向橋上的匈軍。這一夜,成為了夜襲匈軍的噩夢。

4月11日清晨,大霧彌漫,這對於蒙軍隱蔽機動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巴根台和速不台兩員大將率領總共7萬大軍分頭出發,開始對匈牙利軍隊大營最後一擊。

“給特戰旅也速兀哥傳令:命令一營繼續堅守橋頭堡,二營、三營立即過橋,隱蔽機動到匈軍大營300米外構築炮兵陣地,霧散之後發起攻擊。”巴根台冷冷的向傳令兵發布著命令。

馬斯洛娃王後一邊給巴根台戴上鋼盔,一邊說道:“注意安全,就像你說也速兀哥旅長一樣,身為大將不可丟失指揮位置,不能做衝鋒陷陣的蠢貨,那是對全軍不負責任。”

巴根台把武裝帶緊了緊,說道:“放心,我知道該如何做,你就等著我的好消息吧,那美麗的多瑙河就要屬於你了。”

他大步走出帳外,跳上戰馬,霧中傳來速不台的聲音:“我的阿哈杜,保重!”

巴根台向霧中喊道:“工兵部隊已經把浮橋架好了,如果你們不迷路,我們今晚就能在馬紮爾人的大營之中痛飲了。”

速不台豪邁的哈哈大笑,笑聲在霧中越來越遠。遠處3萬大軍已經向北出發了,兵甲鏗鏘,嘈雜的口令聲不絕於耳。

10公裏之外的橋頭堡,也速兀哥下令2個營的龍騎兵徒步過橋,在大霧中向匈牙利大營悄悄的出發了。馬蹄都包裹了棉布,由輜重兵牽著跟在後麵。

先頭連在大霧中匍匐前進,把匈牙利人負責警戒的的哨騎一個個的悄悄摸掉,逐步迫近到攻擊始發位置。遠處匈軍大營影影綽綽,根本看不清楚,但是那高昂的戰旗卻成為了炮兵最好的參照物。先頭連長一擺手,後續的炮兵部隊扛著8門迫擊炮和彈藥箱趕了上來。一部分人從背上悄悄取下工兵鏟,開始清理地坪,構築簡易炮兵陣地。另一部分人則開始悄悄組裝迫擊炮,一切都輕手輕腳,生怕驚動對麵的敵人哨兵。迫擊炮組件都用棉布包裹,蒙軍其實做好了一切準備,即使是鐵疙瘩也不會發出金屬碰撞的聲音。

彌天大霧的掩護下,特戰一旅就在敵人的眼皮底下進入攻擊陣位,炮兵陣地在中央,2個營的龍騎兵在炮兵陣地側後方展開。

當清晨的微風吹散迷霧的時候,匈軍哨兵長大的嘴,不遠處一條綠色的線出現在眼前,這條人組成的戰線前麵,8個看起來凶悍的鐵家夥高昂著頭,似乎要仰天呐喊。

“敵襲!蒙古人來了!”哨兵撕心裂肺的的嚎叫。回答他的,不是匈牙利軍隊組織抵抗的腳步,而是那帶著尖嘯的炮彈。蒙軍以那高大的旗杆為參照物,已經開始試射了。

3發較射完畢,蒙軍炮兵指揮官的吼叫即使是300米外的匈軍大營也聽的見:“炮兵連,8發急速射!射擊!”

匈牙利人用車輛鐵鏈組成的環形營壘,遭到了鋪天蓋地的炮彈轟擊,營壘後麵的士兵和馬匹頓時亂成一鍋粥,死傷遍野,無處可逃。那些看似堅固的車陣,早就在炮火的轟擊下解體,匈軍外圍營地至少被撕開了上百米的大口子。

15分鍾炮火準備之後,也速兀哥那粗獷的聲音響起:“二營、三營全體都有,進攻!”上千名士兵,上千支後裝步槍組成的三線陣列開始前進。蒙軍正麵是2個連的寬度,呈三線戰列進攻,邊向匈軍營地齊射邊前進,沒有遇到任何還擊。

抵近到匈軍營壘50米,也速兀哥堅定的口令傳來:“全體都有,上刺刀!衝鋒!”隨著衝鋒號吹響,上千的蒙軍士兵挺著刺刀衝進了缺口。

特種部隊成立以來,不知道經過多少次巷戰了,早就形成了完善的巷戰戰術。3-5人自動組成戰術小組,機槍和迫擊炮火力伴隨攻擊。遇到大股敵軍就是一頓槍炮,然後就是步兵衝上去,用凶猛的刺刀戰肅清殘敵。

不到半個小時,匈軍營壘東麵一大塊已經被占領,特戰一旅拖過大車組成防線和射擊陣位,就地設防。遠處,天邊滾滾的雷聲傳來,大地都在顫抖,如同地震一般,黃沙遮蔽了天空。

那是10萬隻馬蹄踐踏在草地上,4萬大軍的狂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