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柳暗花明(2 / 2)

這種平板玻璃製造法,質量取決於壓延機壓輥的表麵質量。由於提前開閘放水,一批水力機床已經開始試車,用水利車床車出優質鋼錕,再用水利磨床拋光,這並不算什麼難事。基本的條件具備了,巴根台決心建立益都玻璃製造廠,開始試製平板玻璃。

“將軍,這頭幾塊玻璃做的很好啊,為啥就越來越差了呢?越到後麵越厚薄不均,到後來幹脆就沒法成型了。”玻璃場場長李術是個老鐵匠,巴根台看中了他在機械方麵的經驗,任命這個模樣猥瑣的小老頭負責玻璃生產。

第一批玻璃製品的試製不太成功,質量參差不齊,還出現粘錕現象。老李頭一大早就急急忙忙把巴根台從運河邊的木器廠拉到玻璃場,解決平板玻璃的質量問題。

整個生產線,是靠畜力絞盤拉動的連續滾動帶,壓錕和滾動帶同步運動,這套機械方麵不會有大問題。

巴根台指著冷卻水箱說道:“老李,問題出在上下壓錕的冷卻水,這水是死水。剛開始水的溫度可以達到冷卻效果,所以出來的玻璃液都出現正常的塑膠狀態,這樣成型的玻璃就沒有問題。可是隨著冷卻水的溫度上升,再出來的玻璃液溫度就越來越高,從上下壓錕出來的都是玻璃溶液,當然無法成型。”

李術一拍腦袋,說道:“著啊,冷卻水一定得流動,是吧。”

巴根台說道:“是啊,要是有電力水泵,這些都是小事兒。現在沒有辦法,隻能用人力手搖渦輪,才能形成循環水。我這就安排鐵器廠陳家老大到這裏來,改造壓延機。”

老李點點頭,說道:“電力水泵是什麼?”

巴根台抬起頭,望著遠方的群山,說道:“是啊,電力是什麼,我們早晚會進入電力時代,一定!”

大規模的住宅建設,催生了一大批工礦企業的誕生,水泥廠,鋼鐵廠,瓷器廠,木器廠,被服廠等等。秋寒到來的時候,第一批生活設施齊全的住宅樓2萬套已經投入使用。楊妙真先安排老人、鰥寡孤獨從地窩子搬到寬敞舒適的房子裏,其他的人陸續分到了住房。

在巴根台的規劃,楊妙真的主持下,醫院、學校也逐步建立起來。整個大工地正在逐步形成一個巨大的城市。

雖然10萬套毛坯房的建設任務在河流上凍之前是可以完成的,但是要達到使用要求,還需要大量的配套設施,管路係統,門窗玻璃,生活用水,瓷器木器,被褥床枕等等的產量遇到了瓶頸,嚴寒到來之前至少5萬套住房無法投入使用。

楊妙真,巴根台等都精疲力盡,束手無策。就在他們日漸絕望的時候,賈瑀帶著大批的南宋商人來到了益都。

賈瑀和楊妙真、巴根台顧不上寒暄敘舊,拉著巴根台的手,說道:“兄弟,我知道你們困難極大。可是朝廷新相史彌遠大人不讚同我,把這益都的糧餉供應推到了楚州製置使司衙門。楚州製司不過是一個軍州,怎麼能供養益都40萬人口。哥哥我實在沒有辦法,我帶來了一批商人,他們掌握著咱們緊缺的物資。萬不得已,我們就和他們做生意嘛。”

楊妙真的眼睛亮起來了,驚喜的說道:“棟梁,咱們有救了!咱們登州那邊就是大海,咱們有鹽場啊,咱們用鹽換他們的布匹瓷器,換他們的糧食,這個冬天咱們就能熬過去了。”

巴根台也燃起了希望,他拿出一塊玻璃樣品,說道:“賈大哥,你看這個東西能換多少糧食?”

宋商們看到這麼大塊的玻璃,眼中都閃起貪戀的光,一個商人問道:“你們有多少這種琉璃?”

巴根台說道:“我們有很多。不僅是這種平板玻璃,我們還可以製造各種玻璃器具,比如穿衣鏡,那可比銅鏡清楚多了。不僅如此,我們的水泥,我們的鋼筋,我們的小五金件,都是質量又好又便宜,能讓你們個個都發大財啊!”

這些南朝的商人們都是世家大族,見多識廣,對益都這個窮山惡水根本就不抱太大的希望,他們更希望和登州的楊安做生意。是因為賈瑀是宋國鴻臚寺的高官,楊安又是他們的大金主,這些人不敢得罪,才勉強到益都一趟,就當是遊山玩水了。誰成想這裏居然有這麼多新奇的東西,都來了興致。這些東西可都是家家戶戶需要的,南朝數千萬人口,這是多麼巨大的生意啊。

巴根台說道:“大家舟船勞頓,今天就好好休息,明日我們再好好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