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又見CBA終極對決(2 / 3)

從某種程度上講,在他們二人PK大戰中,誰更加任性,誰就將取得勝利,誰就將率領球隊登上冠軍巔鋒!“任性”這個詞,要是放在別的場合,未必是個褒義詞,但是放在CBA,任性卻是一種誇獎。CBA常規賽上半程,最任性的球隊,遼寧隊創造17連勝;最任性的球員,朱芳雨成為首個萬分先生;最任性的外援,哈德森成為常規賽MVP……在愈發激烈的CBA賽場,比的就是誰更任性!

有評論者稱,任性,就是一種態度。不合理的同時,盡可能地利用自己的優勢。隻有將比賽的節奏打亂,憑借他們的衝勁兒才有希望取勝。任性也是一種戰術。在總決賽第二場比賽中,一心期待複仇的哈德森盡管有時會頭腦發熱,但正是他對馬布裏的挑釁,成功地引起對方怒火,經驗豐富的馬大帥,最後如同毛頭小夥子一樣要和哈德森以牙還牙。任性,還是一種堅持。在輸掉首場比賽後,遼寧隊的打法始終沒有改變,夠堅決,也夠任性。而這任性,也意味著遼寧球員徹底甩掉了包袱,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球場上。換個角度,任性並不代表胡打,而是更好地調動情緒。前不久,北京主帥閔指導感慨地說:“今年的總決賽或許會打到第七場!”那麼,讓我們看看究竟誰能更任性?

少帥VS老閔,暗戰升級

本賽季,遼寧與北京在CBA總決賽中相遇,這讓CBA兩位優秀的本土教練員成為了“敵人”。盡管他們私交不錯,盡管每次大戰之後郭閔二人都會帶著微笑友好握手,可是誰都知道在這一場又一場的大決戰幕後,他們彼此都是絞盡腦汁、機關算盡……

從遼寧對北京的比賽中,外界感受到了郭士強作為主教練的成熟。賽前,他對記者說:“北京隊是一支非常優秀的隊伍,經驗豐富,隊員整齊,但我們會爭取把每場比賽打好,把過程完成好。”至於輸贏,他似乎並沒有看得那麼重,而看重的是比賽的過程,“這主要看我們在比賽中的發揮,重點看過程做得好不好,看雙方誰出錯少。”把比賽勝負看得簡單了,包袱自然就輕了。如此淡定顯現出籃壇少帥的境界。

郭士強是土生土長的遼寧人,作為球員他曾是遼寧乃到中國男籃知名球星,作為教練員他在退役後也將全部精力投身到隊伍建之中。與郭士強一樣,作為“北京爺們”閔鹿蕾在首鋼堅守了18年,可謂是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北京籃球。當年,在北京隊第一次來到五棵鬆籃球中心適應場地時,閔鹿蕾把朱彥西、翟曉川這兩名小將叫到身邊問他們這裏是什麼地方,小將們回答“這裏是五棵鬆”,閔鹿蕾說:“不對,這裏是總決賽的賽場,你們站在這兒要有使命感。”很簡單的對話,卻非常激勵人心。

首鋼籃球中心509客房,是閔鹿蕾的辦公室兼寢室。有三樣東西令人過目不忘:釘在門上厚達數十頁的隊規、辦公桌上記滿戰術和勵誌語句的筆記本、散在床頭櫃上的降壓藥。對於不同球員的管理方法,正是閔帥筆記本上的重要內容。他說有時候覺得自己就像《三國演義》裏的劉備,盡管本方的實力可能不是最強的,但通過團隊凝聚力,讓隊裏的每名隊員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最終也能成就霸業。

上次郭士強成為焦點人物,還是在六年前當時在他作為中國男籃年輕主帥在亞錦賽上敗走麥城之後,成為媒體追問的對象。如今,把上賽季排名第七的遼寧男籃成功地帶入總決賽,並且還在常規賽中製造了17連勝的佳績,這讓40歲的郭士強再次走進記者的視野。再次談起那場刻骨銘心的亞錦賽,郭士強沒有回避:“當時國家隊沒有拿到冠軍,我沒能完成任務,心裏非常難受。”

郭士強是個性格內向的人,無論工作中遇到什麼困難或鬱悶之事,他都習慣一個人扛,年輕的他從沒掉過一滴眼淚,從來不把痛苦掛在嘴上。今年正好40歲的郭士強已執教10年了,從國家隊主教練崗位上退下來後,他為了全麵提升自己曾去美國學習。如今是他已是第三次接手遼寧隊。“第一次是合同到期,我到國家隊當主教練,俱樂部沒有與我續約,第二次是接外教,這是第三次。”接手的原因很簡單,“全運會我帶小年齡組拿了冠軍,2012-13賽季打到一半時,我又被推舉為主教練,接手遼寧隊,一直到現在。”從當年的青澀,到如今的全麵成熟,在數年中郭士強完成了從將才到少帥的華麗轉身,而他的孩子們則悄然完成了從男孩到男人的“蛻變”……

如今,當談及如何將遼寧隊帶到總決賽時,郭士強堅定地說“是時候了”。這批隊員他帶了很多年,10年前當主教練時郭士強就帶著這些孩子們,雖然中間離開兩次,但隊員們卻一直在他的關注之中,“包括楊鳴、李曉旭、賀天舉、韓德君、郭艾倫等,都是我當主教練時帶他們的,而且非常盡心。”郭士強說,依照運動成長規律,他們到時候了。“培養運動員有一個周期,隊中長的有八九年,短的也有兩三年,從隊員的年齡、運動年限和成長周期上來看,這批隊員應該是該出成績的時候。”再加上強力外援哈德森的加盟,遼寧男籃衝擊CBA總冠軍已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