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李左車(1 / 2)

趙佗的奏折大概意思就是,當初大秦亂象初呈,紛爭四起之時,嶺南一地為了保護當地大秦子民免於兵爭才沒有兵卷入下紛爭雲雲。如今下重新歸為大秦一統,嶺南大軍還是願意回歸大秦的統治。表述了這種意圖之後,趙佗又再後麵寫到:臣於嶺南鄉野之中,聞聽陛下寫給北地將士的兩句話,使臣終於下了重歸大秦之決心。每聞陛下‘犯我華夏威者,雖遠必誅;擄我大秦子民者,我必奴之。’之豪言壯語,臣必浮一大白。此語是我大秦軍士的戰歌。我輩軍人,最終使命就是維護國家安危,保全種姓,不被外族所欺辱。今有陛下兩句話墊底,臣敢重歸大秦矣!

趙佗的話語,一看就是自肺腑,使得胡亥不得不點頭。這人雖然在大秦最為艱辛的時候關閉了嶺南的通道,手握重兵卻不向內地增援一兵一卒,但今日竟然因為兩句話就主動提出歸降,也是好事兒。先安撫了嶺南,再慢慢定奪。

“嶺南的趙佗還算是我大秦子民,能有此奏章,朕可不追問之前的事兒。李斯,你編纂個詔書,嶺南恐怕要讓李元和劉墨一起走一趟。”胡亥眼裏閃爍著光芒,嶺南和匈奴是他心中的兩大禍患。大秦江山想要鞏固下來,嶺南和匈奴必須平定。如今嶺南的趙佗選擇了歸附,那剩下的就是北方的匈奴了。

冒頓單於在曆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草原上真正的英雄。他活著的時候,大漢朝除了和親沒有其他辦法對付匈奴。直到後來出現了衛青和霍去病兩位名將,才把匈奴之患稍稍緩解。不過漢朝也因此勞民傷財,國力日衰。

如今趙佗歸降,大秦終於可以重整旗鼓,把所有的兵力都用在北方的邊患之上。

“朕看你不似一般通信之人。你的名字,看朕聽過沒有?”胡亥望著殿中方臉的軍漢,如果不是有李元的將軍令,他是沒有資格直接上殿呈上奏報的。

方臉的漢子見大秦皇帝問。立刻上前半步,抱拳施禮,謙恭的道:“賤名李左車,李元乃是我的弟弟。讓陛下見笑了。”

胡亥眼睛一亮。李左車啊,這也是一個曆史上傳奇的人物。雖然太史公沒有為李左車單獨列傳,但從字裏行間,管中窺豹可見,李左車是個人才。這個人本該在趙國的張耳陳餘手下才是。可如今曆史脫離了原來的軌跡,使得張耳陳餘早早戰死,李左車就沒了音信。沒想到他竟然去投奔了李元,早早的就歸順到了大秦的麾下。

“李左車,朕給你個機會,你給朕分析一下大秦未來當如何用兵?”胡亥開口直接問道。

李斯和劉墨都微微一愣,這個負責送信的軍漢雖然看上去不凡,可皇帝隻是聽了他的名字之後,就直接開口詢問,而且是問的如此籠統的軍國大事。未免有些孟浪。

劉墨甚至聯想到了關於皇帝釋放韓信的傳言,隻是聽到韓信那一句話就放了韓信,真的為大秦得到了一員帥才。難不成如今皇帝更加厲害,隻是聽到李左車的名字,就判斷此人是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