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放下奏章,感歎一聲:“樹欲靜而風不止。”
把分別來自李劍和衛霍的兩道奏章遞給了在武信殿一起參讚政務的劉墨和李斯。
“匈奴不安分是遲早的事兒,隻是沒想到他們竟然如此心急。看來這冒頓單於野心不。”李斯把手上的奏折合上,臉色也沉了下來。
劉墨點了點頭,他知道打仗的事兒,兩個兄弟比自己擅長。沒有過多的話。
“報!南路軍侯李元奏折到。”武信殿外,老內侍一反常態的大聲奏報。
“嗯?”胡亥內心微微一沉,李元在平定大秦內亂的過程中,獨當一麵。雖然年輕但是已經有了那種將帥風度。國家再次一統之後,胡亥就令李元南下,密切注意嶺南趙佗大軍的變化動向。如今他的奏章得到老內侍的如此通報,明是有大事兒。
“快呈上奏章。”胡亥吩咐。
“是。”老內侍回應一聲。
原本大秦奏對之中。回應的是‘嗨’或者‘諾’,可胡亥聽著不順耳。尤其是哪個‘嗨’,讓他有一種穿越到了鬼子國的感覺。每次聽到嗨,胡亥都在內心罵鬼子,祖宗早就不用的一個字兒,竟然讓他們延續到了後世。一想到鬼子。胡亥就想到了始皇帝時期,帶著童男童女東渡求仙的徐福。
這個方士騙子之,竟然借助先皇的財力人力,到了琉球諸島,更是登上了如今還是蠻荒之地的日本島,在彈丸之地上自稱神武大帝,建立了一個遺禍後世的島國。如果自己不在根本上解決了這個苗頭,恐怕後世黎民百姓所受到的塗炭還是在所難免。
等大秦帝國內6穩固之後,打退了北方草原的狼,滅殺了南嶺不臣之人後,就是大秦將士東渡滅了徐福的時候。
很快,李元派來的送奏章之人就來到了殿上。這是個三十歲左右的軍士,一張方臉之上有著炯炯的大眼睛,裏麵閃爍著沉穩睿智的光芒,絲毫沒有一絲軍卒的氣息。
胡亥特意的看了這大大方方的軍漢一眼,讓老內侍接過奏章,先呈上來。
打開奏章,隻見上麵的字體微微有些亂,是李元的字體無疑,但李元的奏章從來都是最為工整的,一手端正的字體,方正之中透著一股子將帥英氣。如今這奏章上的確是李元的字,卻沒了那股子沉穩勁兒,反而是有些毛糙。
在看奏章上的內容,胡亥原本淡然的臉上突然露出了喜色。他拿著奏章的手微微有些顫抖,因為這奏章之中不止是李元一人的,竟然還有一份奏章,這份奏章來自嶺南。
李元簡單的介紹了一番嶺南的情況,經過和趙佗的幾次接觸,已經成功的服趙佗,重新回歸大秦懷抱。
第二封奏章則是來自嶺南趙佗,其上筆鋒犀利,一看就是悍將所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