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心思,老夫有些猜不透。”伏完回到了書院,和叔孫通簡單的了一下朝堂對奏的情況,搖著頭百思不得其解。
他今日所進言的儒家思想,都是治國安邦,有助於一家一姓統治下的思想。原本以為是三個手指捏田螺,穩穩的事兒,卻被秦二世的灰頭土臉。
看來儒家一家獨大的可能性不存在。就是這大秦帝國學院。也不可能作為隻是培養儒家士人的地方。一個綜合了各家的大學院?那是什麼樣子?伏完心中不懂。他雖然有些不願,但更多的想法是見識一下這個皇帝所的,包羅了諸子百家的學院是啥樣。
叔孫通早就明白了現在的大秦皇帝不簡單。自從活字印刷技術被太學館引入,皇帝立刻下旨在太學館建立了一個所為的大秦半月刊的東西。上麵記載的都是當月大秦各地所生的各種事情。都是從各地奏報之中搜尋出來的趣事兒。
剛開始隻是在大秦貴族之間行傳閱。現在已經麵向整個鹹陽售。相信過不了多久,恐怕整個大秦都會有這樣的月刊。一旦普及開來,識字之人的增長度肯定會更快。大秦將真正的成為一個文化的大國。
想到皇帝的這剛剛露出一角的逆手段,叔孫通歎了一口氣。他原本也算是半個儒生,想要和伏完為儒家爭取個名分,如今卻淡了想法。
這個皇帝手段多樣。戰亂的時候沒表現出來。可如今就隻是這半月刊的讀物。就已經從鹹陽貴族和百姓手中掏出了許多金錢。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叔孫通都不相信,原來鹹陽竟然還有如此多的錢財被隱藏在百姓之中。他一直以為下困苦,民不聊生,看樣子還是看了那些貴族的屯錢能力。用二世皇帝的話,這點兒錢不過是冰山一角。他要建造更多的東西,把散落在民間不用於流通的錢都流通起來,讓錢不再睡覺,給人民創造更多的福利價值。
跟著這樣的皇帝,叔孫通突然感到很安心。
書院的事兒就這樣緊鑼密鼓的開始了籌劃。先是秦二世胡亥,直接距離鹹陽城不算太遠的望夷宮劃分出來。整個望夷宮的土地都被劃分出去。這塊土地將會建造大秦最大的學院,大秦帝國學院。
這個學院的建造,需要一定的時間。建造學院就需要人手,目前大秦輕徭薄賦,不可能征鹹陽附近的民眾前來建造大秦帝國學院。更何況此時是春耕種之時,誰要征農民恐怕蒙毅會第一個反對。
對大秦帝國學院,胡亥寄予厚望。所以他也下了一道詔旨:學院自成一體,雖院長是朕,但一切行為隻要不違反大秦法規,則不受皇家節製。
有了這一條,立刻吸引了許多原本不願出山的隱士高人。許多人都看好學院的前途,有可能將來會是一片世間的淨土。
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是不喜歡世俗風花雪月,隻喜歡做學問的。(未完待續。)
ps: 給點兒希望給點兒票兒,送份溫暖送份兒情! 這幾我是真切的體會到了什麼叫‘你在南方的豔陽裏大雪紛飛,我再北方的寒夜中溫暖如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