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所有的風雲人物,一時豪傑都是太學館教育出來的,都是他伏完和叔孫通的故舊門生,瞬間世界都變得明亮了。
出了鹹陽宮,剛剛升起的太陽照在了老伏完的臉上,仿佛他的皺紋都化開了。
“叔孫博士,你我這身體,能不能再多活幾年?”老伏完突然有些無限向往未來的日子。曾幾何時。他一直想用性命保護的那些竹簡書籍,就要被印製成紙張的書。
想到墨香合著新紙的味道,老伏完不禁閉上眼睛抽吸了一下鼻子。他早就看著蒙毅手中的那個記載著事物明細的賬本眼紅。
堂堂太學館做學問的,竟然連個書寫的本子都不如算賬的賬本。伏完心中不服。
看了看那噴薄而起的太陽,老頭兒覺得似乎隨著戰爭的結束,這個世界開始變得美好起來。叔孫通原本還是打算一邊在太學館修書,一邊活動一下朝堂上的事情,到時候也打算走個仕途。
如今他把心收了來。叔孫通本就是絕頂聰明的人物,豈不知道仕途艱險。如果能在太學館安逸的教書育人。還能教有所成,那才是下最大的美事兒。
伏完是直接回到太學館,召集了人手,立刻統計有多少人對耕種方麵有經驗,能夠指導耕種。在老頭兒的心中,太學館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然是要取得最好的效果。否則豈不被下人嗤笑大秦學館之中盡是無用之人。
“出去了,代表的是學館,也是下為學之人的臉麵。你們勿要把這三本務農的好好教導,不能墮了我皇家太學館的名聲。”老伏完仔細叮囑了不知道多少遍,末了還加上了皇家太學館的冠名。
叔孫通把挑選出來的人員名單整理下來,直接遞給了蒙毅所在衙門之後,沒有去參加幾乎大半大臣都到場的迎接儀式,而是一轉身帶著幾個隨從繞過了鹹陽宮正門,穿過了一條巷子,就看到了將作監的大門。
老伏完告訴他,什麼事兒都要趁熱打鐵。皇帝既然準許了去將作監要人,就要立刻行動。就算將來皇帝反悔,也沒得辦法。
本來叔孫通還沒有聖旨。伏完心急,硬是自己偌大的年紀,活一少一。一定要盡快刻印出活字,把太學館的書都印製出來。末了竟然如果皇上怪罪,自己伊利承擔之類的話。
叔孫通沒辦法,直接來到將作監,和這裏的官員打了個招呼。
在鹹陽城之中,叔孫通和所有官員的關係是最好的。上到朝廷大員,下到看門吏,他都笑臉相迎。就是將作監的老徐,也是他早就廝混熟悉了的。
如今前來要人,老徐拍著胸脯給挑選了幾個好手,還先用著,到時候皇帝下旨就直接留在太學館。若皇帝真的鬆動金口玉牙,反悔了,這幾個人就是暫時借給太學館的,也無傷大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