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太學館的春天(1 / 2)

既然答應了,胡亥索性就答應的爽快。

現在看來太學館的意義不大,可將來這裏或者會是皇家的人才培養基地也未可知。

“叔孫通,伏完先生年紀大了,這事兒還是著落在你的身上,朕給你一道旨意,今你就去將作監,挑選幾個懂的製造活字印刷的工匠,劃歸給太學館。以後太學館可以印製書籍。不過書籍必須署名,皇家太學館。找個雕刻的高手,雕刻個屬於皇家太學館的徽章。也算是個招牌。”胡亥道。

叔孫通聽了,大喜過望。老伏完的腦袋已經斷片兒了。

當年大秦統一下,始皇帝一道詔書,下書籍都集中到大秦皇家。民間一律不準私藏書籍。如果不是自己把那些竹簡所刻的書藏在了牆壁之間,恐怕早就被燒光。雖然大秦皇家的藏書更加全麵,但那畢竟是皇家藏書,一般人根本看不到。

如今聽二世皇帝的一絲,是太學館今後可以自由的印製書籍,這種權力簡直太大。伏完從未跪拜過胡亥,此刻聽到這個消息,顫抖著老邁的身子就要跪下,給英明神武的大秦皇帝磕頭。

胡亥想要阻止,老伏完堅決跪下,用顫抖的語音道:“陛下切莫阻止伏完。伏完這是替下讀書人跪的。以後隻要是有真才實學之人,就可以來到我大秦的太學館,觀看各種書籍。這種恩惠,簡直就是陛下的大德。”

聽了老伏完的話,胡亥忍不住笑了。聽老伏的辭,就知道老夫把他想的還是太氣了。

胡亥之所以把活字印刷拿出來,不是為了壯大什麼太學院的藏書,而是為了一個更大的目標,就是下人都有書讀。

他是一個文科男,對理工的基礎科學或許還懂得一點兒,但是對真正高深的後世科學知之甚少。如今在大秦,好多後世的東西根本沒有展的土壤。因為多數人都不識字。他之所以要把活字印刷拿出來。就是為了下人都能識字。

隻有整體的人民素質提高,整個國家的素質才能夠提高。到時候大秦就是一個文化上的強國。國民之中出幾個研究基礎科學的人,也不是難事兒。到時候軍用民用,都是好事兒。

讓國民都識字的基礎就是有足夠的先生和足夠的基礎教學書。

胡亥搜腸刮肚。想到了自己後世曾經參加拓展訓練背過的《弟子規》,這書是啟蒙的好讀物,可以作為幼教的書籍。一個堂堂的活字印刷,光是給太學館印書,那不是大材用。

“活字印刷的事兒。在太學館先試用。如果可以,朕想印製的不隻是太學館的書。朕想讓下百姓都有書讀。讓孩子們從就識字。這事兒朕一個人幹不了。需要太學館配合。今日不是多這些的時候,等過幾日,朕親自到太學館看看,那時候再詳細的。”鹹陽宮門外麵的大臣還在等候,估計韓信他們就要到了,老伏完這事兒答應了就好,至於辦學的事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長計議。

叔孫通和伏完都是聰明人,顯然都聽出了胡亥的弦外之音。兩個人大喜。如果真的是那樣,今後太學館將是一個孕育大秦英才的地方。他們兩個別的不用幹。就在太學館好好的教書育人,到時候就是下最了不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