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驚呆於清漪的不同尋常,小心翼翼地跟在清漪身後,道:“特使真是見多識廣,連佛經都多有涉獵。可惜我生在平常人家,雖然也見過那些法師捉鬼,但是終究不懂這些。”
清漪抿唇而笑,“我與那些法師是不一樣的。我不過是耳濡目染,跟著師傅學了些經文,用以靜心明誌罷了。我可不會捉鬼。”
她的話語裏帶著淺淺的俏皮,愈發可愛了。
“特使當然和他們不一樣,家裏麵見得那些法師,全都是胡子一大把的老頭子,哪裏比得上特使這般……”
這般之後的話,恒遠沒有再說,清漪卻是明白了。她麵上一紅,忙試圖掩飾過去。
“索性走回去也無事,我便教你幾句經文吧。”
恒遠忙道:“好啊。”
清漪想了想,這佛經眾多,她到底該教恒遠哪些呢。教的深了,怕恒遠也記不住。隻得挑了一本《心經》來。
“觀自在菩薩。”
清漪說道。
恒遠便重複道:“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
“照見五蘊皆空。”
“……”
“度一切苦厄。”
“……”
……
清漪誦完之後,隻覺得心思澄明。對恒遠解釋道:“這是《心經》,你若是有什麼想不明白的事情,或者煩惱難耐的時候,便讀上一讀,便能凝神清心了。”
她看了一眼恒遠,“我再教你一遍。”
誰知恒遠說道:“不用了,我已經記住了。隻是不知道記得全不全。因而我說上一遍,特使幫我聽一聽。”
清漪一陣錯愕,想著這世間奇人之多,大概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吧。
“你說吧。”
恒遠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清漪驚歎道:“竟然一字都不差。古人常說過目成誦,我今個算是見識到了。”
恒遠道:特使謬讚了,我也就記性比常人好了點。
清漪佩服道:“豈止是好了一點,你就不要謙讓了。”
正說話間,二人早已出了林子,忽然聽到了喧天的鑼鼓。清漪仔細去看,隻見那冰雪之上無數鐵騎混作一團,已經分辨不出到底是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