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生產率:一般用平均每個勞動力在一年內生產的水產品數量或產值來表示,這一指標可以全體人員計算,稱為全員勞動生產率,反映漁場經營管理水平,也可以按直接生產人員計算,稱為直接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分析,把計算結果同往年比較,同計劃比較,同先進漁場比較,找出差距,分析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因素和影響程度,提高生產率的潛力。
資金主要分析資金的利用是否合理,效果如何,對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分別分析。
固定資金分析:主要分析固定資金利用率高低和效果。固定資金產值率、固定資金利潤率,通常指一年內每百元固定資金提供的產值、利潤。
流動資金分析:各項流動資金構成以及占流動資金的總額比例是否合理,漁場要經常分析研究,不合理的資金占用,要及時解決。
流動資金的使用效果反映在其周轉速度上,周轉越快,在生產中發揮的作用就越大,效果就越好。這裏列出兩個考核流動資金周轉和使用的指標,即流動資金周轉一次的天數和流動資金一年內周轉的次數:
漁場生產成果直接表現為水產品的產量、品種、質量、產值。一般用實際生產的成果與計劃對比,與上年對比,與先進漁場對比,反映每年生產達到水平、發展速度及發展規律。
總產量漁場一年內生產的水產品總量,通常用千克、噸來表示。對成魚、魚種、轉塘魚應分別統計,統計成魚產量必須達到規定上市規格。
單位麵積產量是指平均每單位麵積生產水產品的數量,簡稱單產。我國一般以畝為計算單位,故稱為畝產。平均畝產指標反映漁場生產水平。
品種漁場生產的水產品,要適銷對路,生產人們喜愛的品種,各品種占總產量的比例
應適當。
質量對漁場來說,質量是指產品的合格率,國家對不同品種上市規格有統一要求,水產品規格大於或等於此標準為合格品。
產值是指漁場一年內所生產水產品的價值。一般按現行價格計算,即按當年實際出售水產品價格進行統計。
經營成果分析
漁場的經營成果,主要表現在利潤方麵,反映漁場的經營管理水平。漁場的利潤總額分水產品銷售利潤和其它利潤兩部分。
其它銷售利潤指水產品銷售以夕舶其它銷售獲取的利潤。如飼料銷售、多種經營銷售等等。漁場經營成果分析,除了利潤分析外,還需要進利潤率分析。利潤率是反映漁場利潤水平的指標,由於各漁場規模、體製、經營情況不同,用利潤絕對數往往缺乏可比性,所以需要進行利潤率分析。利潤率分析的指標一般有四個,即銷售收入利潤率,銷售成本利潤率,產值利潤率和資金利潤率。
二、漁業技術經濟效果和評價
所謂漁業技術經濟效果的評價,就是根據我國的國情,運用各種經濟指標和經濟核算資料,對各地漁業生產過程中所采用的各種不同的飼養方式、技術措施、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進行有科學根據的計算和比較,確定適合本地區本漁場最合理的技術措施,以達到最小的投入而取得最大的經濟效果,對於發展我國漁業生產有著重要的意義。
現代漁業是建立在先進生產手段、先進科學技術基礎上的生產力高度發展的漁業。要使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於生產,並迅速推廣,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那就不但在技術上是先進的,而且在經濟上也是合理的,就是說,從經濟效果上看,要使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較少,成本較低,產出較高,經濟效果更好,這樣才能保持漁業生產有個長期穩定的增長速度。但實際上,技術上的先進與經濟上的合理,並不是完全一致。如工廠化養魚,這項技術是先進的,但從各地的實踐來看,由於種種原因,經濟上並不合理,或者說效果不大。這樣的技術措施,除非因特殊情況下不
得不采用外,一般說來不可能全麵推廣采用。
那麼什麼是漁業技術經濟效果呢~漁業技術經濟效果,是指在農業和水域保持生態平衡的前提下,應用漁業生產技術措施、方案和某項製度,用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了多少生產成果。這種勞動消耗和勞動占用與生產成果的對比關係,稱為漁業技術經濟效果。
漁業技術經濟效果表現在很多方麵,如產量、質量、技術、經濟等。為了確切地反映漁業生產技術的經濟效果,就必須采用一係列的技術經濟指標,全麵評價漁業技術經濟效果。關於主要幾項技術指標已在本章第六節技術管理中做了介紹,這裏不再重複,現將主要幾項經濟指標介紹如下。
產量指標
產量指標是考核技術經濟效果的實物指標,也就是用實物形式表現技術經濟效果的大小。產量指標適用於考核每種產品的生產成果。在漁業生產中,除總產量指標外,還要運用單位麵積產量指標。總產量表現為生產規模的大小,而單位麵積產量則表現生產水平的高低。
勞動生產率指標
漁業勞動生產率指標,是從勞動力利用方麵反映漁業技術經濟效果最直接的指標,也是反映勞動者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一個指標。它能綜合地反映勞動力的生產水平和勞動力的利用程度。勞動生產率越高,則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水產品越多。
水產品成本指標
水產品成本指標,是反映漁業技術經濟效果的綜合性指標,指生產水產品所消耗的生產費用(包括直接、間接費用)和勞動報酬費用的成本總額,這個指標可以看出產量髙、成本低,經濟效益就高。
漁業純收入指標
漁業純收入指標,即為漁業總產值扣除生產成本總額之後的餘額。國營漁場包括稅金和利潤兩個部分。集體所有製漁場則包括上交國家稅金和上交公共積累兩個部分。
漁業純收入是綜合反映漁業技術經濟效果的重要指標,能反映漁業經營成果,純收入的多少,在一定價格水平情況下,是產量和成本兩個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即產量高、成本低、純收入高。
成本純收入率又叫利潤率,是反映漁業技術經濟效果、經營管理水平、生產資料合理利用程度的綜合指標。在價格合理的條件下,成本純收入率高,經濟效果就好。
三、提高漁業技術經濟效果的途徑
提高漁業技術經濟效果的基本途徑,要從增加生產和減少勞動消耗兩個方麵來進行。即搞好增產和節約兩個方麵。
從增產方麵來看
采用能增加產量,但不需要追加生產成本的技術措施,就可以提高經濟效果。如采用優良品種,就可以增加產品數量或提高產品質量。
采用能增加產量,但需要追加成本的技術措施。如增加投餌施肥,合理密養、混養、套養。可以促進魚類生長發育,增加產量。
為了能保證高產穩產,迫切需要追加基本建設投資的技術措施,如魚池改造,增加漁業機構設備等。
從節約方麵來看
減少活勞動消耗,如提高勞動效率,減少和消除窩工、費工現象,改善勞動管理,提高勞動者的技術熟練程度,改進勞動工具和操作方法,采用先進的生產手段和技術裝備,大幅度地
提高勞動生產率。
減少物化勞動消耗,如加強經濟核算,實行精打細算,杜絕浪費。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做到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提高固定資產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延長使用壽命,減少維修和折舊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