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郊外踏青(3)(2 / 3)

他見我不答,亦不覺尷尬,坦然道:“那日所見所聞,軒始終難以忘懷。”

隨了他的話,我亦回想起那天做的一係列糊塗事,可謂在他麵前丟盡顏麵。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軒孜然一身飄零多年,還未遇上過秦小姐這般有趣的女子。秦小姐的一舉一動,總是令人始料未及,驚喜非常。”他容色淡定仿若談論相識多年的好友,徒留我的思緒兀自飄零,猜不透他的意圖。我依舊坐在馬背上,默然不語,似乎這個時候,再多的話都不足以掩飾我的慌亂。

他對我不是全然沒有感覺,甚至我對他而言,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不該隻是一個單純的過客,不是嗎?

一陣清麗幽婉的笛聲隨風入耳,連我這個不懂音律的人都能感覺到心神沉靜,仿佛洗盡塵俗一般,他身姿朗然,修長的手指熟稔執笛,頗有隱士瀟灑之風。曠然天地之間,唯餘他一人肆意穿行,揮灑自由。

彼時我見識短淺,在男女之情上猶如瞎子過河無人點撥,壓根沒聽出這是一首求愛的關雎曲,好聽之餘,絲毫沒體會出旁的意思,以至於一曲奏畢,李軒瞧了瞧我的神色,當即一愣,收起淺笑:“原是我多想了。”

我不知就裏,摸不清他這話的用意,他輕籲一口氣,不介意我的後知後覺,溫和道:“罷了,陪我去桃林走一走。”

空氣裏到處彌漫著香甜的氣味,我們不疾不徐並肩而行,般配地宛若塵世間最美的一幅畫。

“那年父親便是在這個時節遇上了母親,春光爛漫,桃花紛飛,晴空萬裏。母親的性子最是恬靜如水,與素來溫和沉穩的父親成了一對佳偶,琴瑟和鳴,相敬如賓。”

“父親出身世家,懂禮而不拘禮,向來不看重階層出身,廣結天下有誌之士。遇上門當戶對的母親,佳偶天成,算是意外之喜。不過這些舊事,我也是在記事後從旁人口中得知。家逢變故,父親死時,我尚在繈褓,後來兩位兄長接連早夭,母親再嫁,送走了我。”

他的身世我略有所聞,上回聽他提起已覺艱辛,沒有雙親家族的庇佑,幼時漂泊不定,他能有今日的芳華氣度,要嚐多少不為人所知的辛苦?或許在我衣食無憂的年紀,他尚連基本的溫飽都不能保證,縱使他的語氣平淡無奇,我卻覺得再美的景色也平複不了他年少的傷痛。

“長大後周遊諸國,見識了不同的風土人情,天下之大,我還未找到真正的歸屬之地。冠禮之後,我偶爾會想,有朝一日我的妻子,若遭遇磨難,她會不會和母親一樣棄我而去。”

“秦曦,一個人可以有無數個安身之地,但是他的心隻會選擇一處棲息。”他揚唇,忽地笑了:“你還小,不懂這些,慢慢會明白的。”

他似有寵溺,我隱約不服氣,悶聲道:“我都十六了,不是小孩子了。”我沒說出口的是,像我這樣的年紀在秦州早就可以嫁做人婦了。小小年紀的時候,總想著快些長大,遇一真心人,白頭莫相離。我還是一個孩子時便想著,將來我的夫婿一定要像爹待娘那樣長情,哪怕我死了他也不能將我忘了另娶他人。

“世人道桃花運,大抵桃花真能帶來宿命的好姻緣。”他似是自言自語的一番話,如此不經意,惹得我心神蕩漾,君心即我心,但願心誠莫相欺。

姻緣自有命定天數,然而我更相信憑一己之力握住緣分。都說事在人為,尚未盡人事,怎可盡聽天命?

“李軒你喜歡秦州嗎?”秦州山水養人,民風開放,更重要的是,我生在秦州長在秦州,他能聽得出我的話外之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