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屈破後來與屈平關係疏遠了,但其實一直在關注著屈平的也隻有他。當年秦軍犯境的時候,屈平振臂高呼百姓抗秦的時候,屈破便默默的在人群中傳達著屈平的號召;當抗秦成功,屈平初露鋒芒,應懷王之召出山之時,全族之人皆在歡送,隻有他站在山腰默默的為他祝福;後來屈平侍蘭台,而後出任左徒,一度位高權重,族人都沉浸在其光芒下迷醉,隻有他在擔心著屈平與舊權貴鬥爭時的安危。
屈平所經曆的大事,族人隻是與其他人一樣,知道一些流傳甚廣的。然而屈破會專門派人去收集屈平的一些瑣事,事無巨細。當然,他不是在監視屈平,隻是他深知屈平的性格,麵對一些陰謀詭計,根本無所適從。楚國曆史上有很多試圖變法改革的誌士死於暗算。像那令尹吳起便是被舊權貴射殺在楚悼王的靈前。
屈破一直像一個影子一樣守護者屈平,若是沒有屈破遣人清除那些舊權貴派出的一波又一波殺手,屈平哪裏有機會發出,“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的感慨來,早都已經死在舊權貴的手上了。所以說最為理解屈平的屈破,始終不相信屈平會有流落在外的子嗣。
“怕是都到不了這祠堂吧!不管你是誰,既然你敢冒充屈平的子嗣到我屈氏來招搖撞騙,那麼,這最後的三裏地便是你魂斷之處。”
屈破在心中默默盤算著,眼中微不可查的有一道凶光閃過。
早在屈炎他們來的路上,屈破就已經安排了不下三撥殺手,並下死命令要將來人留在族外。原本隻是為了屈平去擋下來自舊權貴的暗殺,沒想到不知不覺之間,屈破的殺手集團已經發展壯大到今天這個地步。不看其在屈豹麵前唯唯諾諾的樣子,但整個楚國,除了國君和公子等少數幾位貴胄之外,其他的人,隻要他願意付出代價,都可以將其暗殺。
此時的屈炎正在一堆少年的簇擁下向著族中而來。原本還算繁華的歸鄉如今已經變得冷清許多,可能是因為距離郢都不遠的緣故,生怕受到戰火的牽連。一些無家業的人便散了去,去到更加安全的地方;而一些有家業在此的人們還在觀望。至於像屈氏這樣的大家族,那都是有著跟一個國家對話的資格,實在不行可以投降,無論來犯的是那一國都必定會樂於接受的。
屈炎看著這淒涼的場景,心頭不免有些沉悶。戰爭是一切罪惡之源,隻有大一統才能結束這持續了幾百年的戰亂。但如何能做到在盡量少流些血的情況下大一統呢?像秦國那樣完全依靠武力肯定是不可取的,究竟該怎麼做呢?
屈炎正在絞盡腦汁的想著,突然,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屈炎的這副新身體像是感受到了什麼,竟條件反射般的偏轉過去,這時正好從路旁那茂密的草叢中飛出一支利箭。還有屈炎反應及時,不然這支飛箭已經穿透了他的胸膛。
飛箭從人堆的縫隙中穿了過來,竟不粘前麵幾人的衣袖,直接射向屈炎,可見那射箭之人的技藝之精湛。好在箭支飛向屈炎身後,也剛好沒有誤中人。
一擊不中,草叢中響起了一陣雜亂的聲音,便是有人在逃竄。以屈靈為首的一眾少年最先反應過來。
“什麼人!?”
隨著屈靈的一聲爆吼,場間的少年們紛紛拔劍出鞘。楚人尚武,像屈氏這樣的高族子弟幾乎都是人手一劍,是很正常的事情。
少年們的反應很敏捷,在屈靈的指揮下,迅速由一撥少年分了出來,提劍向著已經隱沒在草間的身影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