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此間事了已有數日,屈炎應女嬃的要求,要隨著女嬃回到秭歸,認祖歸宗。三人連同著一些侍從已經行至洞庭湖水域,故地重遊的屈炎不由得感慨。
“炎弟,此番隨我回到族中說不得還會有一些阻礙,現在族中之人對父親的功過持相對意見。一部分人覺得父親為國為家勵精圖治,為中落的楚國與家族曾造就了一時的繁盛;而另一部分則覺得因為父親得罪以公子子蘭和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貴族集團,導致屈氏一族處處受到打壓,家族勢力極大的縮水。雖未敢評判父親是罪人,隻是你若回去免不了受到他們的責難。嬃雖羋姓,但如今嫁做外氏之女,在族中也說不上話,接下來還全得靠你自己啊。“
女嬃是真的將屈炎當作了自己失散多年的親弟弟,一路上都在給他分析家中的局勢,言語中滿滿的都是歉意。父母已逝,自己這個姐姐枯長十幾歲,但卻幫不上什麼忙,女嬃的心裏也不好過。
屈炎看到已到中年的女嬃,仍然像看著自己永遠長不大的小女兒一樣,眼中滿是慈祥與疼惜。不過如今自己的身份是她的弟弟,屈炎也隻好努力扮演好這個角色。
”無妨的,姐姐大可不必擔心。炎在山中隨恩師修行時,父親曾多次來看望我,除了教導我之外,還將族中的很多隱秘都交給了我,有了這些東西在手,他們不認我都不行的。“
屈炎心中已經叫姐姐叫的順嘴了,發現每叫一次,女嬃的臉上便會多些笑意。現在雖然不敢說完全從喪考的悲痛中走出來,但較之前已經好了很多了。能夠逗自己的女兒開心,屈炎沒有什麼放不下的。
縱使屈炎這麼說,女嬃緊鎖的眉頭也隻是稍開。倒是一旁的丈夫見狀,不由得開解道。
”夫人大可放心,炎弟自幼隨山中老人修行,這個不出世的老人能被泰山倚重,想必是蓋世的能人,賢弟的一身本領必定不差。再加上炎弟傳承了泰山大人火正的衣缽,回到族中必定會倍加重視的。你別忘了還有我鍾氏一族,現在雖談不上頂級貴胄,但相助炎弟的一臂之力還是有的。此番回去必定順風順水,為兄期待著炎弟的一鳴驚人啊。“
女嬃的丈夫也是屬於羋姓,算的上是公族,隻是年代久遠,族中並不興盛,剛好能守住先輩的基業而不倒。所以屈子看中他,將女嬃嫁給他,並不是因為他的家業,而是因為這個人在屈子看來比之其他人少了一些濁穢之氣。
一行人時而乘舟,時而駑馬,時而步行,曆時近半月才趕到了屈氏家族的所在地,歸鄉(即秭歸,《水經注》“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秭”由“姊”演變而來。)。
早先一行人還未進入西陵時,便已經派人去族裏通傳了,告知了屈子的死訊,以及屈炎回歸氏族的事宜。果不其然,當屈炎一行人剛進入歸鄉境內,便有大量的屈氏子弟前來迎接。
來的是一班束發的少年,一個個英氣勃發。看著他們一個個待人接物的樣子,就知道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屈炎看著這些族中未來的中堅力量,感到十分的高興和滿意。
屈炎此時雖然看上去也就弱冠之年,但作為屈子的兒子,也就是差不多屈子不惑之年才有的他,他的輩分較之眼前的這些年輕人大都要高出一輩,有的甚至要高出兩輩。所以他現在顯露出來的一副長者的模樣,也沒有人覺得不適。
”來者可是族中炎叔?屈靈領一眾晚輩特出族中三裏前來接應炎叔回族。“
說話的是一個明媚皓齒的少年郎,一應禮數做得絲毫無瑕,關鍵是從少年的眼中可以看得出真切的崇拜之情。
早先通傳的人已經將屈炎的名號報到了族裏,所以少年聰慧的屈靈可以一口報出稱謂來。
屈炎滿意的看著眼前的屈靈,還有其身後的一眾少年,大聲叫好到:”善,大善!我們回族!“
一眾少年簇擁著屈炎幾人便興高采烈的朝著族中走去。然而此時族裏的兩派人馬已經為某事吵得不可開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