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都市的叢林,來到這熱帶的島嶼,這裏的冬天卻依舊碧綠繁華,天很藍得清澈。偶而能見如水墨畫般的天空。
出了軍用機場,路邊總是會出現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兒,葉片簡單得讓人憐惜卻不曾爭奇鬥豔,但它依然屬於迷人的紅色,好似在漠視人間的喧囂,讓人忘卻塵世的種種,除了寧靜與慵懶什麼都沒有。
落日的餘暉有點淒涼,清藍海水中的小魚兒似是歡暢,卻依然無法掙脫宿命那夜,繁星開滿人心中,這樣的天空,深深地迷戀,這就是南疆島嶼的冬天。
一路上,除了陳宇和易永恒在說話之外,關靈姍一直在開車,易永恒越來越確定心中的想法,但卻沒有去問為什麼。
本來以為他們回去駐軍基地的,可是很出奇的是,他們居然來到了酒店裏,熱帶的情調總是讓人迷惘,不時有人打量易永恒的著裝,覺得很是奇怪,這大熱的天,居然穿著長袖長褲,實在讓人捧腹。
晚上,到了房間裏,關靈姍讓陳宇給了易永恒幾件衣服,換上之後,他才問出了自己的疑問:“你不是說零部隊有八個人麼?這次為什麼就我們三個,其他五人呢?”
“這次執行任務的就我們三個,二哥他們另外有任務,而且上麵交代下來了,即使死這次的任務也必須完成。”此時的關靈姍少了以前的幾分玩味,多了幾分凝重。
“嗯,我想問問,我們現在在什麼地方?”這是易永恒最大的疑問,從那個死字看,這次的任務絕對超乎尋常。
“永興島,屬於南海,我們這次的任務地點就在這一片海域。”說著關靈姍拿出了地圖,給易永恒指了一下,雖然知道自己來到了熱帶,可想不到的是居然一下飛了幾千裏地。
“還有什麼疑問?”關靈姍問道。
“沒有,你說任務吧。”易永恒不說話。
“據情報,在不久前,一個越南漁民在打漁的時候,得到了一個明朝的文物,這個文物,幾經轉手,現在不知道在何處,但是根據我們的人了解,這個文物關係到一個大秘密。”關靈姍有些神秘:“你學過曆史,應該知道鄭和下西洋吧?”
鄭和下西洋易永恒自然知道,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員組成的遠航船隊,訪問了許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聯係。
他們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明宣德八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故裏時,在船上因勞累過度過逝。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裏、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紅海、麥加伊斯蘭教聖地,並到過今天的澳大利亞。
二十八年間,鄭和七次奉旨率船隊遠航西洋,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達西亞和非洲東岸。英國史學家認為他的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八十七年,比達伽瑪早九十二年,比麥哲倫早一百一十四年。
在世界航海史上,他被開辟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直達航線,當時的大明帝國擁有的全部船舶,不少於四千艘,超過當時歐洲船隻的總和。
就是今天的西方學者專家們也承認,對於當時的世界各國來說,鄭和所率領的艦隊,從規模到實力,都是無可比擬的。
想想都覺得可怕,現在的美國才有多少艘軍艦,最多三百多艘,而當年的大明皇朝,居然有三千多艘,海防之強大,說是世界第一也不為過,可以說,如果明朝當年遠征世界的話,幾乎無人能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