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園林綠地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2 / 2)

滅幼脲屬苯甲酰脲類昆蟲幾丁質合成抑製劑,為昆蟲激素類農藥。通過抑製昆蟲表皮幾丁質合成酶和尿核昔輔酶的活性,來抑製昆蟲幾丁質合成從而導致昆蟲不能正常蛻皮而死亡。影響卵的呼吸代謝及胚胎發育過程中的DNA和蛋白質代謝,使卵內幼蟲缺乏幾丁質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後隨即死亡;在幼蟲期施用,使害蟲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緩發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蛻皮而導致死亡或形成畸形蛹死亡。對變態昆蟲,特別是鱗翅目幼蟲表現為很好的殺蟲活性。

4、物理防治

采用器械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蟲害。如立殺蟲燈、掛粘蟲板、地膜覆蓋樹穴、塗粘蟲環、紮草把、紮薄膜隔離圈及修剪有病蟲枝條等。物理防治可有效減少病蟲侵染源,不產生抗性,易於在園林綠地病蟲害防治中推廣使用。以殺蟲燈為例,它是根據昆蟲具有趨光性的特點,利用昆蟲敏感的特定光譜範圍的誘蟲光源。誘集昆蟲並能有效殺滅昆蟲,降低病蟲指數,防治蟲害和蟲媒病害的專用裝置。波長320~400nm人類看不見的長波紫外光對數百種害蟲有較強的誘集力。各種害蟲的視力有差異,為了保證殺蟲燈的使用效果,一般都把殺蟲燈的有效範圍確定為1,5~2公頃(20~30畝)。波長320~680nm覆蓋長波紫外光和可見光的光譜範圍的光源稱為寬譜誘蟲光源。寬譜誘蟲光源誘殺害蟲種類多,效果好,數量大。寬譜誘蟲光源對於鱗翅目類各種成蟲有特效,如菜蛾、棉鈴蟲、地老虎、食心蟲、蒂蛀蟲、吸果葉蛾及美國白蛾等等。有顯著誘集效果的其它主要害蟲包括:鞘翅目類的金龜子、天牛、步甲、跳甲及象鼻蟲等;雙翅目類的蚊子、蠅、蠓及虻等;同翅目類的飛虱和葉蟬等;直翅目類的螻蛄等。據各種環境中的不完全統計,誘殺害蟲超過1500種,寬譜誘蟲燈對於常見的各類害蟲絕大部分都有效。

5、化學防治

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是在上述防治方法的基礎上,針對那些突發性和防治難度大的病蟲害,如遷飛害蟲“粘蟲”和鑽蛀性害蟲“天牛”等,作為應急防治措施,但應盡可能地選用具有選擇性、低毒和對環境汙染小的藥劑,少用或不用廣譜性的化學農藥。農藥品種交替使用,以免害蟲產生抗藥性。目前,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規噴霧方法。

根據實地監測,常規噴霧時藥液量120L/667平米以上,噴灑出去的藥液隻有不足一半能著落在植物葉片上,大部分都流失到了周圍環境和地表,這種施藥方法不僅效率低,農藥浪費嚴重。時有人畜中毒事故發生,還汙染環境和土壤。因此,必須改進化學農藥的施用(特別是噴霧)技術,提倡藥液塗莖、根施和注射等方法,提高農藥的利用率,降低農藥在非靶標環境中的投放量,以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目前,化學防治仍是控製病蟲害人發生和消滅蟲源基地的主要措施。使用化學農藥防治園林植物病蟲害約占整個防治麵積的70%左右。在搞好預測預報的前提下,正確使用農藥適時進行防治,一般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國內常用的殺蟲劑有愛福丁、吡蟲啉、高效氯氰菊酯及辛硫磷等;殺菌劑有百菌清、多菌靈、粉鏽寧霹甲基托布津等。主要施藥方法有噴霧、底施、撒毒土、塗莖及注射等。近年來飛機超低容量噴霧防治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防治效果。節省了勞力,降低了成本。在生產中還推廣了在樹幹上用毒筆塗環,捆紮毒繩或藥紙帶,往蛀孔中插毒簽或塞藥片,注射藥液,撒毒士或毒餌等簡便易行的施藥方法,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毒性較低的農藥,如殺蟲脒、苯采特、甲基托布津及溴氰菊酯等部分依靠進旦。由於藥價偏高,飛機防治費用不斷上漲,地麵噴霧防治噴霧器射程不夠,影響了防治效果。一些地方長期單一使用溴氰菊酯,害蟲出現了抗藥性,影響了化學防治工作的進展。

總之,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應作為一個係統工程進行管理,在日常的園林植物養護過程中,首先要根據植物生長規律科學栽培,使植株生長健壯,抗性增強,病蟲害發生程度降到最低,要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做好病蟲害預測工作。防治中以物理和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把病蟲害控製在景觀效果允許的範圍之內,實現環境、人和植物的和諧共存。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紅星農場林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