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睿智從容,淡定取舍:抉擇時要靜得下心(1)(3 / 3)

1992年,已出版三張專輯的王菲決定暫別歌壇,去美國讀書,“我不知如何是好,辨不清方向,唱得不開心我就不唱了”,她說。在美國,王菲蕩滌了逢迎香港聽眾而帶給她的汙濁之氣,聽了很多西方流行音樂。“在自由空氣裏,我終於敢於表達真我,把究竟什麼是我所想、我所要都說出來。”

1993年王菲回港,主動褪去虛假的商業音樂幻象的表現,大膽摒棄自己的藝名王靖雯,以“王菲”本名麵對媒體,並聲稱要唱自己的歌。從王靖雯到王菲,意味著個性和自主意思的回歸。演唱會上,她不會想法用音樂討好所有人,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隻會專注於自己的演唱;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評價王菲時說:“王菲不願意按照慣常的方式出牌,她說唱就唱說錄就錄,她完全在自己的狀況裏,好多做法挺反商業的,也許這就構成了她整個人的魅力。”

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內心,無須別人替自己做主,更不用去討好別人。性格不羈、非常自我的王菲一度引領香港風潮,留下一個特立獨行的標記,真正雄霸於港台樂壇多年,而人們也深深地記住了這個天後的名字。

別人怎麼看你那是別人的事,有時你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可別人還是覺得不好,你不能一輩子為別人而活吧?盡管有些人對你來說確實很重要,但有時你越想好好表現結果可能會越糟糕,豈不是更加的費力不討好!

記住,你才是自己的主人,你對自己的人生有決定權。不必在乎別人的眼光,不必苛求別人的讚賞,敢於唱出心靈深處最真誠的呼喚,篤定地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才能爽爽朗朗地收獲屬於自己的幸福。

3.有主見,為自己的心靈做主

卓越者開始總是曲高和寡,平庸者往往附和者眾

生活在當今比較浮躁的社會裏,尤其是即將踏入成功的大門時,那一步如何才能邁下去,總是使我們難以抉擇,備受困擾。這時候,許多人往往習慣向別人求救,希望別人能夠給自己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做抉擇時,聽取別人的意見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我們不能靜下心去獨自思考,不能明辨是非,就會給人留下平庸無能、隨波逐流,甚至是阿諛奉承的壞影響,也會因此迷失真正的自我而困頓。

一個農夫與兒子共同趕著一頭驢到附近的市場去做買賣。

沒走多遠,父子倆就看見幾個路人對他們指指點點。其中一個人大聲喊道:“你們見過像他們這樣的傻瓜嗎?有驢子不騎,寧願自己走路。”聽到這話,農夫心想也是,立刻讓兒子騎上了驢,自己則在後麵跟著走。

走了一會兒,他們又遇見一群老人,隻聽他們哀歎道:“你們看見了嗎?現在的老人可真是可憐。看那個孩子自己隻顧騎著驢,卻讓年老的父親在地上走路。”農夫聽到這話,連忙就讓兒子下來,自己又騎上去。

走了一半的路程時,父子倆又遇上一群孩子,幾位孩子七嘴八舌地亂喊亂叫著:“嘿,你們瞧那個狠心的爹,他怎麼能自己自己騎著驢,讓自己的孩子跟著在後麵走呢?”農夫聽罷,又立刻叫兒子上來,與他一同騎在驢背上。

快到市場時,又聽到有人說:“喲,這驢多慘啊,竟然馱著兩個人,真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自己的驢。”另一個人插嘴說:“哦,誰能想到他們這麼騎驢啊,瞧驢都累得氣喘籲籲了,這樣的驢哪有人肯買啊。”

聽罷這話,農夫對兒子說:“怎麼騎驢都是錯,依我看,不如咱們兩個人馱著驢子走。”於是,他和兒子急忙從驢上跳下來,用繩子捆上驢的腿,找了一根棍子將這頭驢抬起來,賣力地向前趕路。

當父子倆使出了渾身的勁將這頭驢抬過鬧市入口的小橋上時,又引起了橋頭上一群人的哄笑。當時驢子受了驚嚇,掙脫了捆綁,撒腿就跑,不想卻失足落入河中,淹死了。農夫最終空手而歸,他既懊惱又羞愧。

如此把這樣的故事講出來,似乎十分可笑。然而,這種任由別人支配自己行為的事情並非隻在故事裏出現。在生活中,要處理一件事情,張三說應該這麼做,李四說應該那麼做,隔壁的王大媽、看門的李大爺也都出來攪和,這時候如果你不能靜下心來仔細思考,很容易會思想混亂,六神無主,否定自己本來已經成熟的想法,改變自己的行為,如此離成功隻會越來越遠。

因此,麵對關乎個人發展的抉擇時,我們最需要的是靜下心來,應該問問自己:“我是怎麼想的”、“我這樣做對嗎?”,真正關懷和關注自己內心的想法,不盲目地聽從別人的意見,不能“牆頭草”一般地搖來擺去。

縱觀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不論是做人還是做事,他們在做各種抉擇的時候,都會靜下心來獨立思考,並堅持自己的立場觀點,而不被別人的意見左右。比如,活躍在交響樂舞台上的、善於指揮交響樂的世界著名音樂指揮家小澤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