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婭·羅蘭始終知道自己是誰,充分認識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地位,勇敢地麵對自己的不同、認同自己的不同,甚至是欣賞自己的不同,最終形成了她獨特個性的風格,甚至後人都以她的美為標準。
人生其實就像一個舞台,也許你天生一副笨嘴笨舌的樣子,那是你的本色,何必憂心忡忡。大樹有大樹的風采,小草也有小草的可愛。山雞披上孔雀的羽毛,不是鳳凰;小鴨學著天鵝的嗓子,也永遠成不了歌王。
當你有模仿別人的想法時,也許你暫時還不知道自己內心到底在追求什麼,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那麼,現在就請你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是想做盜版的別人,還是做正版的自己?相信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好了,不要浪費一分一秒為自己不是別人而苦惱,保持自我本色和自我風格吧!
最後,我們不妨想想卡耐基大師告誡我們的幸福道理:“發現你自己,你就是你。記住,地球上沒有和你一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你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你隻能以自己的方式歌唱,隻能以自己的方式繪畫……”
2.活出真我,才精彩
我穿衣服是為了自己舒服,自己高興,又不是給別人看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每個人都有歸屬和自尊的需要。表現在每一個體身上,就是每個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希望別人能給自己肯定和積極的論述。這就不難理解,有些人為何希望活在別人的掌聲中。
活在別人掌聲裏,固然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但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不同,即使我們千般小心萬般在意,也照樣會有人不滿意,難以贏得所有人的欣賞。如果為此費盡心機,小心翼翼地行事,很容易攪亂自己的心,失去應有的目標和方向。
有這樣一個人,他一心一意想升官發財,可是從風華正茂熬到斑斑白發,卻還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小公務員。這個人整天都鬱鬱寡歡,每次想起自己的一生就掉淚,有一天竟然號啕大哭起來。
一位新同事剛來辦公室工作,覺得很奇怪,便問他到底為何如此難過。他回答道:“唉,你有所不知。年輕的時候,我的上司愛好文學,我便學著做詩、學寫文章,想不到剛覺得有點小成績了,卻又換了一位愛好科學的上司。我趕緊開始研究物理,不料上司嫌我學曆太淺,還是不重用我。後來,換了現在這位上司,我自認文武兼備,人也老成了,誰知上司喜歡青年才俊,我……”
“我一直想得到上司的欣賞和重用,為上司們活了一輩子,但是……”說著,這個人又禁不住地哭泣起來,“如今我年齡漸高,過不了幾年就要退休了,但是卻一事無成,你說我怎麼不難過?”
可見,為了得到別人的掌聲,處心積慮地為別人而活,如此沒有自我的生活是索然無味的,苦不堪言的。即便故事中的這個人最後獲得了上司的重用,他的心也是不得輕鬆、沒有快樂感的,因為他根本不清楚自己內心的真正追求。
這如同我們瘋狂地轉動舞步,一刻不停,在眾人的喝彩聲中終於以一個優美的姿勢為人生畫上句號,但是內心不確定這樣做的意義,這一路的風光和掌聲,最後帶來的隻會是說不出的空虛和迷茫,疲憊和厭倦。
但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和欣賞,費盡心機,小心翼翼地行事,這是在為別人而活著,會活得很累。更何況,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不同,即使我們千般小心萬般在意,也照樣會有人不滿意,照樣無法贏得所有人的欣賞。
人生就像一場戲!你應在乎的不是觀眾,而是你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既然如此,在做人生抉擇的時候,我們很有必要讓自己靜下心來,確定一下自己內心裏到底想追求什麼。是為了獲得別人的掌聲,背著沉重的包袱踏上人生之路;還是活出自己真實的樣子,享受自由自在的快感。
身體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的,靈魂是自己的,人生也是自己的,既然都是自己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獲得別人的認可讚同與肯定,更沒有必要活在別人的眼光裏,為什麼要活給別人看呢?
一天,一位婦人到服裝專賣店,花了幾百元買了一套名牌內衣。有人問她,買這麼高檔的內衣穿在裏麵,別人又看不到豈不可惜?她淡淡地回答,“我穿衣服是為了自己舒服,自己高興,又不是給別人看的。”
“我穿衣服是為了自己舒服,自己高興,又不是給別人看的。”隻要自己穿著舒服,穿得舒心,完全沒有必要獲得別人的認可讚同與肯定,內心淡然而定,坦然自若,這種自我肯定是相當重要的。
別人的目光縱有千千萬,也比不上對自我心靈的誠實。不必太在乎別人的掌聲,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如此才不至於在迷失自我的泥沼中團團旋轉,才能演繹出自己的真實,才是泰然自若中的華彩。
多年前參加一個香港選秀節目時,王菲脫穎而出,從此走上了演藝之路。當時為了盡力接近香港主流聽眾的趣味,在香港歌壇站穩腳步,王菲改名王靖雯,而且在審美習慣上附庸風雅,蘑菇頭、黛眉紅唇、短小的露背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