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劉源不願意加入他們,但是他們也沒有為難,因為他們知道劉源即使不加入共餐黨,但是他起碼也是一個左派,一個愛國者。
但是這些在陳賡眼裏都是浮雲,因為在他眼裏像劉源這種政治覺悟日次之高的人,怎麼不會是一名共餐黨人,而且在他的課上,他也從來沒有說過馬克思一句不對的話,但是為什麼這麼固執,所以他決定在進校之前,一定在和劉源說一次,希望他加入共餐黨,可惜被無情的拒絕了。
但是陳賡有一個很好的性格,那就是不認輸,所以也就出現了今天的一幕那就是一直跟著劉源不放手,他要用感動劉源,他要讓劉源成為自己的同誌,他喜歡劉源,他喜歡劉源的淵博,他喜歡劉源的視野,他認為這種就是共餐黨人要具備的素質,所以他不會放棄。
但是劉源有自己的苦衷,一是自己的身份真的不能成為共餐黨人,二是黨已經有太祖了,那裏真的不需要自己,自己去了以後能幹的事情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他沒有同意,也沒有趕走陳賡,因為他也喜歡陳賡,他喜歡他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希望陳賡能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畢竟黨派不一樣,也可以做兄弟不是嗎?
所以兩個人很快構建搭背的走在一起,而陳賡更是嘴上叼著一根草,一副浪蕩子弟的形象,進走進宿舍沒得第一刻就撞壞了劉源他們的宿舍門,接著拍壞了宿舍的桌子。
這讓劉源很難過,因為軍需告訴他們,軍需沒有備用的,要自己去買,這樣劉源抱怨黃埔寒酸的同時,也在哀歎自己的不幸。
這份哀歎一部分是給自己的錢包,而另一份是給自己的軍校生涯,盡管不是第一次走進軍校了,但是這份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如果非要用一個字來形容自己的軍校生活的話,那就是窮。
古人雲,衣食住行,就拿衣來說,一副就一套,而且鞋子還是草鞋,提起來還有一股淡淡的草香味,放在後世絕對是休閑娛樂的好東西,沒有幾百塊,想都不要想,但是這是民國,戰場上沒有衣服好鞋子是要命,劉源可是清楚的記得自己在中國遠征軍上看到無數戰士因為沒有一雙好鞋是如何死在戰場上的。
而說到吃更是要命,饅頭是黑的要死的饅頭,而且吃的時候還不多,更多的時候是吃地瓜,有的地方叫做紅薯的東西,炊事員每次都是一般一大盆,然後一群人看著發呆,要說有一個人吃的很香,那就是劉源,要問為什麼,後世這東西太少見了,而且貴的要死,能不稀罕嗎?
還有就是能給陳賡同學用來當鏡子用的稀飯,裏麵是有米粒,但是太難尋了。
但是這一切都不能有任何怨言,因為他們的校長,一直跟在他們旁邊,和他們穿同樣的衣服,吃一樣的飯,劉源知道校長這是在給他們上進入黃埔的第一節課,為將者,與兵同食同勞,至於有幾個人能學會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