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視頻原創內容的標杆
品牌
對於搜狐視頻而言,迷你劇已經走向成熟期,成為一種品牌符號。
“《絲男士》給我的印象最深,它是我們內部的標準。”談到搜狐視頻最成功的作品,搜狐集團副總裁兼搜狐視頻COO鄧曄如是說。
帶有互聯網基因的迷你劇品牌
已經走過第三季的《絲男士》係列,在視頻自製迷你劇領域,是一個成功的品牌。
搜狐視頻的公開資料顯示,《絲男士》係列播出三季,累積播放量達到20.23億。相當於每個中國人都看過一遍以上。無論在內容製作還是營銷推廣方麵,《絲男士》都已經成為一種成熟模式。從劇集到電影、到手機遊戲,《絲男士》在互聯網思維下,從內容創意到衍生品的開發,都呈現出與傳統電視劇迥異的互聯網基因。
距離《絲男士》第一季播出不到一年,搜狐視頻敏銳地察覺到這種符合互聯網碎片式營銷的幽默微喜劇,承載著巨大的用戶市場,隨即用《絲男士》的原版人馬推出了堪稱“互聯網最好的女生喜劇”的迷你劇——《極品女士》,前三季累積播放量達到2.42億。它延續著《絲男士》的成功,並拓展了IP化產品的想象空間。隨後,各大視頻網站紛紛推出同類型的迷你劇,例如《萬萬沒想到》《廢柴兄弟》等。在鄧曄看來,“搜狐夢工廠複製了‘絲’係列,同行們也在跟進做這件事情,這都是很好的情況。”
追尋這類模式成功的源頭。搜狐視頻總編輯尚娜認為,這歸因於搜狐視頻起步得早和娛樂基因。
從2006年,成立搜狐娛樂公司至今,基於長期對娛樂產業的參與,搜狐視頻敏銳地感知到互聯網與娛樂業之間千絲萬縷的聯係。經過近些年在娛樂資源,包括演員、導演、製作方的儲備,2012年《絲男士》橫空出世,同係列產品後續發力,成為業內品牌。繼而催生出業內第一部自製大劇《匆匆那年》。
作為搜狐視頻的成功品牌,明年,迷你劇還將持續發力,再推出6-8部。
培養搜狐視頻夢工廠團隊
從迷你劇到單集百萬的4K大劇,每一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搜狐視頻培養多年的夢工廠團隊。在自製劇的初期,搜狐視頻就強調 in house製作,要求台前幕後的團隊進入創作中。這是品牌塑造的過程,也是團隊培養的過程。
鄧曄認為,單純的投資和讓自身團隊參與創作,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進入點,搜狐視頻選擇後者。
對於產品而言,購買或自製都可以是取得收益的方法。但對於團隊來說,隻有從創作源頭參與其中,才能有試錯的機會、培養操盤的能力,體會真正成功的感覺。而這是搜狐團隊需要的。因為自製產品為視頻網站打造品牌,這少而精的“好作品,對團隊的要求很高”。
搜狐視頻迷你劇的蓬勃發展,為大劇自製提供了發育的沃土。搜狐團隊也同樣成長起來,一手握住成熟的迷你劇製作,一手開啟大劇製作的征程。此次《匆匆那年》的製作團隊,就是80、90後的搜狐團隊。在互聯網時代,無論是團隊還是作品,“搜狐視頻出品”已經成為一種標簽。
(蔡旻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