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合作共贏(1 / 2)

“楊書記知道沒?”,看過電報,周玉成馬上想到了一個問題,電文所描述的計劃非常大,大到有可能連東北局也不能拍板,這個與蘇方的合作計劃的規模超出了地方政府的權力範圍。

馬遷安笑了,他調侃自己道:“他當然知道,我算哪根蔥,恐怕在談判代表團裏我也就是個端茶倒水的角兒,哎呀!我去當小侍應生去了,這塊地方可又要靠你支撐了,政委辛苦大大地。”

周玉成馬上抬起頭驚訝的問:“你又要走?這甩手掌櫃當的,我都快成司令了。”

馬遷安有些窘迫,他這個司令當的還真不算合格,好像客串似的,他隻好哄周玉成,狠狠的誇了一頓他。

周玉成被拍的很舒坦,眯縫著眼睛哼哼著:“嗯,這才像話,你放心去吧,我在這裏好好經營,等你回來說不定我都殺到哈爾濱去了,到時候別說我沒帶你玩。”

馬遷安笑逐顏開,這老周有的時候也很能吹的嘛!

馬遷安與陳嘉申策劃的計劃很大。自從4月份陳嘉申提供了第一批機床設備給延安後,原本打算5月份提供第二批,但是卻沒有完成目標。

上千部機床及工業設備進入延安,無論消息封鎖的多麼嚴密,終有百漏一疏的時候,不到20天,這個秘密就被“有心人”知曉了,這些人中包括SL駐延安醫院的蘇籍醫生,建設工廠與機床操作過程中免不了出現工傷,有些傷勢嚴重的工人需要經驗豐富的蘇聯醫生主刀,他們從受到工傷的人員傷勢和傷員人數中判斷出來,延安正在進行規模較大的重工業生產。

另外一些“有心人”則是潛伏在邊區的軍統中統特務之流,雖然他們弄不到具體的情報,但卻可以向重慶方麵發出自己懷疑的聲音,如此一來,由一個老資格的特務負責,從排查封鎖邊區的封鎖線上的駐軍開始,逐漸順藤摸瓜摸到了收了錢給陳嘉申車隊大開方便的那個副師長。此事震怒了老蔣,但因其中牽涉到了僑領陳嘉申與雲南王龍雲,老蔣才沒有把事情鬧大,隻是若要再通過這條線路運機器物資到陝甘邊區,已經不可能。

陳嘉申從M國訂購的機器與物資還在源源不斷地彙聚到星加坡,可陳嘉申不想把這些東西給老蔣,他已經對**透頂的老蔣政權失望了。

但是物資越聚越多,在那裏閑置終究不是辦法。好不容易聯絡上馬遷安,時間已經到了6月末。兩人通過繁忙的電文來往,終於商討出來一個大膽的計劃,那就是將大量機床轉運SL遠東,與SL人合作建立生產輕武器的軍工基地,雙方按出資比例,產品分成。

在SL被希特勒打暈了頭的時候,在他們惶恐不安的時候,境外的任何一點援助都是對他們巨大的鼓舞,是難能可貴的,這種援助行動的政治象征意義無比巨大,將來拿到的回報也是驚人的,尤其是對首先伸出援手的人,更能博得他們內心的好感,這筆買賣可以做。

當然,作為這個計劃的策劃人之一,馬遷安不可能成為談判會議侍應生那樣的角色,楊靖宇給他安排了很重要的位置。

蘇德戰爭的爆發不僅影響了世界局勢,而且對中國**的對外政策也產生了重要影響。6月23日,**中央便發表了毛ZD起草的《關於反法西斯國際統一戰線的決定》,指出德國法西斯對SL的侵略“不僅是反對SL的,而且也是反對一切民族的自由和獨立”,目前世界**的任務是“為反對法西斯而鬥爭,為保衛SL、為保衛中國、為保衛一切民族的自由和獨立而鬥爭”。

同一天,《解放日報》也發表了題為《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的社論,指出:當此德國侵蘇戰爭開始之時,即毫不遲疑地,寄無限的同情與偉大的蘇聯,並願意追隨蘇聯援華的光輝範例來援助蘇聯人民的衛國戰爭。

毛ZD敏銳意識到一場席卷世界的大戰即將全麵展開,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將結成真正的聯盟,延安與莫斯科的聯係將變得越來越緊密。

史大嶺雖然剛與日本人簽了條約,並割讓了很多利益,但他根本不相信日本人能遵守這個條約,6月底,他打電報給毛ZD,請求延安方麵集中兵力,對在中蘇邊界集結的日軍采取牽製行動,以緩解東線壓力。

電文中還說,迫於嚴峻的形勢,SL被迫從蒙GU撤軍,如此一來,蒙GU寥寥數萬軍隊怕是頂不住日軍的侵擾,能否請延安方麵不要讓進攻蒙GU以致SL的日軍麇集在北平、張家口和包頭方麵,要求**方麵“采取行動,破壞上述地區的鐵路交通”;在這封電報中,史大嶺還以商量的語氣詢問,“能不能抽調若幹旅或團擺在長城附近,以牽製日軍,或者能否指揮抗聯發動大規模進攻,以迫使東北的日軍顧此失彼,放緩謀求SL的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