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事中魏應嘉又彈劾了他,朝廷終於決定準許熊廷弼去職,用袁應泰接替了他。
可是,在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遼東重鎮沈陽、遼東首府遼陽相繼失陷,袁應泰畏罪自殺。
熊倜看著秦良玉的眼神,心裏想著:戰場上死了那麼多人,朝廷在做什麼?鄭貴妃在爭皇太後,冷血在爭皇位,大臣在爭權奪利,有幾個人是為老百姓作想的呢?
熊倜又想起了潛龍,哥哥不知道在哪兒打仗,哥哥也有一天會像秦將軍的哥哥一樣,回不來了。上次見麵還沒有來得及問哥哥和母親見麵了嗎?哥哥連母親的麵也沒見過,就上了遼東戰場?
母親和老和尚現在何處,師父逍遙子和歐陽瑩在逍遙山莊或是又去了別的地方,還有夏芸……
夏芸是熊倜的心病,他好想開口問一下秦良玉,在戰場上見過一位像她一樣的女將嗎?
熊倜心裏的話一句也說不出來,他看著秦良玉也不知道她在想什麼。熊倜想想,看著桌子上的地形圖,說著:“毛遊擊隻領一百九十七人取得鎮江大捷,全遼震動,數百裏之內,望風歸附,其實這可以牽製和分散努爾哈赤的兵力,製約努爾哈赤南侵的步伐。”
熊倜用手指著地形圖的一些地方說:“鎮江大捷,加上我軍沿河布置的遊擊和河東的軍營,可以說,我大明在河東又連成了一線。”
秦良玉臉色有了些緩和,看著桌子上的地形圖,也指著遼河以東給熊倜講解著:“努爾哈赤雖然占領了遼陽、沈陽,撫順、清河一帶,實則隻是遼東一角,不足為患。廣寧、平西堡,整個遼河以東,我大明還占據大片土地,鎮江大捷其實也不是什麼壞事,說是打亂了遼東作戰部署是有些言過。”
熊倜知道自己的想法說對了,又繼續說著:“熊大人的策略是以守為主,反對浪戰。在廣寧厚集步騎以牽製後金主力;在天津與登、萊各設巡撫,置舟師,乘機入遼南;在東麵聯合朝鮮從後方打擊後金;在山海關設經略,節製三方。”
“廣寧厚集步騎以牽製後金主力是整個遼東戰略的一部分,如果調集廣寧兵進攻努爾哈赤,整個遼東的戰略部署就被打亂。更嚴重的是如果努爾哈赤得到情報,趁廣寧空虛而攻克廣寧。努爾哈赤是打仗的行家,他經營的就是趁虛而入。”
“一旦廣寧失守,整個遼東就全線陷入戰局和動亂之中,這樣就會弄得人心惶惶,整個遼東的防線就被攻破,就隻有山海關一處止住努爾哈赤。”
“山海關猶如咽喉,萬一山海關這個咽喉被努爾哈赤強取,整個大明都不堪設想。”
熊倜說到這自己都大吃一驚,熊廷弼的雄才大略自己領悟得太晚了些。他心裏著急起來,以他對王化貞的了解,王化貞居功自傲,確實不會聽熊廷弼的調度。加上王化貞兵權在手,全軍將士都有出兵的思想,說不定那一天王化貞就出兵了。
熊倜想到無不擔心地看著桌上的地形圖。
秦良玉也很擔心地說:“熊廷弼三十六年巡按遼東。麵對遼東地廣人稀,邊防多事,特別是後金勢力興起,實行軍屯,繕垣建堡,按劾將吏,軍紀大振。上疏備陳修邊築堡、以守為戰的存遼大計確實是很有成效。”
“可是,熹宗初立時,熊大人以不進兵為言官所劾,上書自明,求罷,朝廷以袁應泰代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遼東重鎮沈陽、遼東首府遼陽相繼失陷,袁應泰死了,遼河以東全部淪為後金所有。這是鐵的事實,血的教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