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劍仙大帝(2 / 2)

“帶”分直帶、平帶二法。直帶是持劍手手心向內,劍隨身後仰,順勢向後帶回。平帶是持劍手手心向上,手背向下,劍尖向左平拉。

“提”,分前提、後提二法。其式均係持劍手內旋成手心向外,劍尖斜向前下方,手腕上提。提時重心前移(或進步)者為前提;重心後移(或撤步)者為後提。

“格”,分下格,翻格二法。下格是持劍手手心向內,劍由斜下向上斜格敵腕。翻格是敵近身時閃開其鋒,持劍手由手心向內內旋成手心向外,使劍由下向敵腕翻格。

“擊”,分正擊、反擊二法。正擊是持劍手手心向上,劍身平行於地麵向前刺擊。反擊是指劍尖著力點偏重外側的擊。

“刺”,分側刺、平刺二法。側刺是持劍手手心向內,劍麵豎直向前直刺。平刺是持劍手手心向上,劍麵扁平向前直刺。

“點”,持劍手手心向內,劍麵豎直,身臂不動,以腕力使劍尖由上向下點擊敵畹。

“崩”,分正崩、反崩二法。正崩是持劍手手心向內,身臂不動,以腕力使劍尖由下向上直挑敵腕。反崩是持劍手內旋成手心向外,身臂不動,以腕力使劍尖由下向上直挑敵腕。

“劈”,持劍手手心向內,劍由上向前下直劈。

“截”,分平截、左截、右截、反截四種。持劍手手心向內,以劍前部向前截敵腕為平截;向右閃身,劍向左方截敵腕為左截;反之為右截;持劍手內旋成手心向外,劍由下向上截敵魄為反截。

“攪”,分橫攪直攪二法。絞式均以劍尖繞腕劃圈,自己之手腕要避開對方劍尖繞行。側絞為橫攪,前絞為直攪。

“壓”,持劍手手心向下,使劍身直向下壓敵劍。

“洗”,持劍手外旋成手心向外,劍麵豎直由下向上撩擊。

熊倜舞出的劍式真是:“翻天兮驚飛鳥,滾地兮不沾塵,一擊之間,恍若輕風不見劍,萬變之中,但見劍光不見人”

不知道過了好久,熊倜把書卷又合上,一切又消失了,人像從夢裏醒來一樣。

熊倜如此反複地練習幾次,他看看書卷,這下完全清醒。隻是,感到有一種恐怖。而且,莫名其妙。

熊倜把悠然劍抱在懷中,吐著舌頭說:“太師父,這本古書?太神奇了!”

“謔!謔!”熊倜話還沒有說完,手中的悠然神劍發出一種奇怪的聲音,好似在帶著熊倜要去什麼地方。

熊倜不自覺地走出金殿來到山巔,天空已經放晴,張開雙臂張開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著天柱峰山頂的空氣,一吸一吐地交換著。

過了一會兒,熊倜自然把兩手放在肚臍下,他慢慢地壓著腹部感覺裏麵有一股實難察覺的氣流在遊走。熊倜用力按下腹部,突然間大口地吐出了一股濁氣。

瞬間腹部肌肉凹陷下去不少,全身血液都在快速地流動,頓時身體自然感到清爽許多。

“啊!”熊倜望著連綿不斷的群山,時隱時現的山峰,大聲地呐喊著,自然地大口大口地吸入新鮮空氣。

熊倜的腹部又脹起來,他又將兩手放在腹部上慢慢地壓著將空氣吐出。隨即,一股清新的空氣又吸入進體內。

熊倜嚐到了好處,更加集中精力,輕閉雙目,不思,不看,不聽,不動,舌抵上鄂,口中津滿隨即緩慢咽下。然後慢慢將體內汙濁的氣流通過肛門向外排泄著,形成一個循環流通。

熊倜就這樣站在山崖,沉肩垂肘,曲肘抬臂,兩腳開立如肩同寬。讓風“呼呼”地從身邊吹過,不自覺地溶入了大自然之中。

熊倜把清新的空氣一口又一口吸入體內,氣流進入口中,向體內四麵八方衝去。清新的空氣吸入很多了,

又不知道過了多久,熊倜身體又慢慢直立,手自然下垂,同時又將氣徐徐從口中呼出。他身體在不知不覺中變換著,五髒六腑都在接受大自然的衝洗。

天高雨露不潤無根之草,道法無邊不渡無緣之人。

無塵道長也算是武當山上的活神仙了,機緣巧合,他不可不知。無塵道長大喝一聲:“開山拜師!”

武當山上上下下忙碌起來,金殿裏麵更是莊嚴肅靜,從金殿裏麵無塵道長往下排著無數的武當山的道士,一直排到山下。

熊倜一步一步走進金殿之中,重新跪拜在真武神像麵前行了三跪九叩大禮。

熊倜大聲地念著:“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