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劍仙大帝(1 / 2)

武當山天柱奇峰入雲,花崗岩砌築的石台和殿基,四周的石雕欄杆,都懸在雲空之中,天空和高高的山峰之中金殿顯得是那樣的威嚴,又猶如仙境。

金殿之中,熊倜不知道跪了多久,他一直看著眼前的真武神像,感覺心靈得到無比的淨化,此刻有一種分外的寧靜和超脫,生命有了奇跡般的感覺。

熊倜把悠然神劍放在自己的麵前,就這樣跪著,等待著,他雖然不知道在等待著什麼,但有一種信心讓他堅持。

熊倜的腦子裏記起關於真武神的許許多多。真武神像又稱劍仙大帝,玄武真君。

北方七宿共六十五個星座,八百餘顆星。組成了蛇與龜的形象,故稱為玄武。

真武即玄武,北方玄武與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同為四方之神。因北方七宿(鬥、牛、虛、危、室、壁)組成龜形,其下有騰蛇星,故龜蛇合體;位於北方,屬水,其色玄,故稱玄武。

玄武真君每每斬妖鋤魔都禦劍出行,就因為禦劍天遁比騰雲駕霧來的快。

七宿鬥宿為北方玄武元龜之首,由六顆星組成,狀亦如鬥,稱其為南鬥,它與北鬥一起掌管著生死大權,又稱為天廟。

熊倜跪在靈龜為盾、玄蛇為劍,天劍修真守護者的真武神像前,心靜如水。

他在心裏繼續想著真武神的傳說:玄武生於黃帝時,為淨樂國太子,入湖北太和山修煉,久而得道,被玉帝冊封為玄武真君。

宋真宗時,改玄武為真武。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加封真武為鎮天真武應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是武當山最高尊神。

“轟隆!轟隆隆!”驀然,一聲聲巨響,天穹,雲層,在天空爆裂,滾滾雷霆呼呼而至。一時,天柱峰上天地為之昏暗,狂風驟雨猛烈地撲打著金殿。

電閃雷鳴,一個又一個的霹靂在金殿上空爆炸,好似要寒人肝膽,攝人靈魂。

熊倜跪在神像前祈禱著:“真武帝君,是你禦劍天遁來了啊?求求你救我師父啊!”

正在此時,武當山天柱峰之顛,閃出一道金光,金殿刹那間放出萬丈光芒。

熊倜正在驚訝,“咚!”一本書從藻井掉了下來正打在他麵前的悠然神劍上。

“啊!”熊倜也不管書從哪兒落下的,書就落在他的麵前,急忙拾起來,心裏疑惑地看著手中的書,“這是陰符經?”

熊倜用手摸了一下書卷,感覺好像是古代獸皮。他又把書卷認真地翻檢著:隻見上麵的字一個一個像七歲不到的頑童在嬉戲,每一個頑童的手中又拿著劍在比劃著。

熊倜回頭看見無塵道長還站在自己的身後,怔怔地看著無塵道長說:“太師叔,你快看看這是陰符經不是啊?”

“臭小子,你竟然得到奇書,遇上奇緣了。”無塵道長接過熊倜手中的書,大吃一驚,書在他手中什麼也沒看到,“看樣子,這是一本天書了。”

“天書?這不是陰符經。”熊倜有些失望,把書丟棄在一邊。熊倜丟棄的書用力過猛自動打開了,金殿之中好像傳來一種古遠的聲音,雖然很弱,但確十分的清晰。

熊倜急忙把書撿起,一邊翻看一邊一個一個地數了一下,數到最後一頁有一百零八個像頑童舞劍一樣的字。

“啪!”熊倜把書合上,那個古遠的聲音立即消失了。

熊倜又翻開書卷,那個古遠的聲音又出現了。熊倜慢慢地看著書卷,書麵上的頑童又一個一個在翩翩起舞,自己不由自主地跟著舞動起來。

熊倜又在真武神像前行了三跪九叩大禮,自然拿起悠然神劍比劃起來。

“啊!”熊倜如癡如醉一般,完全控製不了自己。一個一個的小道童在眼前晃動,似夢似幻,身不由己。

熊倜跟隨著舉起悠然神劍在真武神像麵前一招一式地比劃起來,時而騰空,時而翻滾,時而低落,裏麵跳起……

武當劍法有十三勢,分別是抽、帶、提、格、擊、刺,點、崩、攪、壓、劈、截、洗,熊倜手中的劍自然使出了十三式,並相互的變化著。熊倜好像得到神靈的指點,以神為先,全憑神意,或又無師自通,神足而道成,“神,劍,身”三者合一。

其劍猶言切中窾竅,變化無常,不拘成法。武當劍之要領:太極腰、八卦步、形意勁、武當神在此間一一領悟。

熊倜舉起悠然神劍一會兒動如輕風,騰空擊舞;一會兒堅如磐石,穩如山嶽。武當劍法十三勢之劍法一一演練起來,無塵道長在一邊驚訝地看著,不住地點頭。

無塵道長細細地看著熊倜這十三式中的每一式,在眼中一一過目,絲毫不差。

“抽”分上抽、下抽二法。其式均係持劍手手心向下,手背向上,劍尖向前方。對準敵腕之上或下部,往右抽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