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倜也順著他手指的地方看過去。
“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穀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麵的“荷風四麵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熊倜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忽然發現,他右手邊還有一個亭子,外形像個扇子,牌匾寫著“與誰同坐”。
這四個字立即就把熊倜的好奇心又勾起來了。“那個是什麼地方?”
知府順著熊倜的目光看過去,“噢,那是‘與誰同坐軒’,也叫扇亭,扇麵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後麵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為什麼名字那麼怪。”
“‘與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故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頓感到這裏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知府很得意地說,“在那裏還能看到鴛鴦館下麵的鴛鴦。”
“鴛鴦館?”熊倜又繼續問道。
“噢!這鴛鴦館,就是專門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的地方。”
“鴛鴦館在哪?”熊倜一聽這名字就十分喜歡。
“我們腳下的就是。”
熊倜立刻低頭看了半天說:“我怎麼一隻鴛鴦都沒有看到?”
鴛鴦館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裝飾華麗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
熊倜四處張望,隻看見小橋。
“噢!我們在上麵,鴛鴦都躲在屋子下麵,不出來,所以你看不到。”
熊倜一挺,縱身一躍,跳下去,大喊:“芸兒!你快來看,真的有鴛鴦。”
夏芸一聽,也是縱身一跳,下去了。
知府一看兩個都下去了,這屋頂至少也有兩米多高,他是怎麼都跳不下去的,他站在屋頂哀求道:“熊大人,你幫幫我,幫幫我。”
熊倜看著他那樣又忍不住笑了起來,大步一跨,又跳上去,把他抱下來。
熊倜看著這自由自在的鴛鴦,又發現不對勁的地方。“這鴛鴦不是成雙成對的遊,怎麼還有單隻的。”
“噢!熊大人有所不知。世人都說隻羨鴛鴦不羨仙,其實鴛鴦也很多情。公的鴛鴦會喜歡很多個人,母的鴛鴦才會從一而終。雖然,公的鴛鴦會喜歡很多人,但是每個都是真心真情。”
“每個都是真心喜歡的,但卻也是多情。”熊倜忍不住看看夏芸,他腦海裏有出現了水芙蓉的影子,不知道她怎麼樣了。
熊倜也不知道為什麼,今天的心總是懸著一顆石頭。他總有種感覺覺得水芙蓉出事了。
“琤琤琤……”一陣古琴聲,起伏跌宕。
這琴聲打斷了熊倜的思路。
熊倜愣了一下,說:“知府大人,我們進去聽曲吧。”
“是是是!熊大人請。”知府說著帶著熊倜往鴛鴦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