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來自全國各省市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企業和處置、銷售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齊聚江蘇省蘇州市參加“2006年全國綠色包裝大會”,會議通過並發表了《蘇州宣言》,莊嚴承諾:
(1)遵循循環經濟原則,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和循環再資源化的原則,積極主動地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建立各地回收網絡體係,集資建設各地再生資源處置企業與技術支撐體係,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最大限度地進行回收利用。
(2)按照“誰汙染、誰治理”的國際上對環境汙染的治理原則,主動承擔一次性發泡餐具回收處置費用,按產量(產能)向政府繳納回收處置費用。
2006年,全國綠色包裝會議期間,時任國家環保總局的王玉慶副總局長聽取了大會工作彙報,做出指示,表示支持並責成國家環保總局汙控司對一次性發泡塑料快餐飯盒的性質、發展方向拿出意見。2006年12月,國家環保總局正式拿出書麵意見,建議發改委修改原國家經貿委“6號令”和“40號文”,允許使用PSP一次性發泡塑料快餐飯盒並對其實施循環經濟,進行回收利用。後正式上報國家發改委。
2007年2月5日,國家發改委解振華副主任聽取時任北京華夏村循環經濟科技中心主任、北京現代循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原國務院全國包裝改進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筆者)李沛生及唐賽珍等專家《在我國實施循環經濟、發展綠色包裝、徹底治理“白色汙染”——一次性發泡餐具行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彙報後做出了重要指示:
(1)李沛生同誌以及其他各位專家為一次性發泡餐具做了大量詳細的工作;他們這種執著、鍥而不舍的精神令人敬佩。
(2)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遭到禁止生產、銷售、使用,是由於在鐵路兩側出現的“白色汙染”引發而來的。由於沒有采取回收利用再資源化的政策,造成近5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即使大量使用“降解餐盒”,而不走回收之路,“白色汙染”仍然會存在,所反映情況與評價客觀、真實。在原國家經貿委6號令發布後,市場不接受,禁令無法執行,基層早有人反映這種情況,國務院領導也在過問此事。
(3)政府職能部門應該對一次性發泡餐具行業的現狀、政策進行很好地研究。要以能否保證人民健康為標準,隻要對人體無害,就應當可以使用。要遵照市場經濟原則,由市場決定。按照成本低、價格低、性能好這些原則來選擇一次性快餐具。但是,一定要加強管理,從質量、環保、衛生方麵對一次性發泡餐具提出要求;從回收、利用的角度來看,一次性發泡餐具一定要妥善解決回收體係的問題。
(4)指示環資司與會負責人,“我們要搞一個文件,用新文件代替老文件。再請你們(指李沛生等同誌)一起論證後發出。”發泡餐具禁用問題一定要解決、一定能夠解決。
第三階段全國省、市人大代表、行業組織、專家學者和全國人大、國務院各職能部門對發展循環經濟,研討一次性快餐具的發展方向的意見以及國務院曾培炎副總理的批示。
一場曆時12年、幾經反複波折的大辯論,終於取得認識上的初步統一。道路是曲折的,從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觀點看,前途是光明的,一個徹底治理白色汙染的循環型社會必將在華夏大地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