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廢棄的一次性聚苯乙烯發泡餐盒回收處理工藝與技術(1 / 3)

聚苯乙烯發泡成型後具有良好的緩衝性能和隔音、隔熱性能。還具有密度小、體積大,易存放的特點。加工工藝簡便,價格低廉,廣泛用於緩衝包裝、建築材料、食品容器、漁業和製作其他器材等方麵。聚苯乙烯利用擠出吸塑法可生產一次性餐盒、餐具等,同時它還存在著由於不能自然降解、質輕而不便回收、運輸困難而形成“白色汙染”的問題,對於廢舊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隻要回收處理利用得當,不但可以避免“白色汙染”,還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大量使用消費後的塑料,以一次性聚苯乙烯發泡塑料餐盒(PSP)為代表的廢棄塑料包裝物的處理問題已成為當今地球環境保護的熱點。目前,在城市塑料固體廢棄物處理方麵,主要采取以下三種方法進行處理:

(1)填埋。

(2)焚燒與熱能循環。

(3)回收再生利用。

①材料再生利用。熔融再生法;懸浮再生法。

②熱裂解油化處置技術。

③汽化處置技術。

一、填埋

由於塑料製品,廢棄聚苯乙烯餐盒等塑料食品包裝物質大、體輕,且不易腐爛,采用填埋處理會導致填埋地成為軟質基地,今後很難利用。因國情不同各國也有差異,美國以填埋為主來進行處理。

二、焚燒與熱能循環

大部分塑料以石油為原料,主要成分是碳氫化合物,可以燃燒,如聚苯乙烯燃燒的熱量比燃料油還高。把塑料垃圾送入焚化爐燃燒,可以提供采暖或發電的熱量,因為石油原料86%都直接燒掉了,其中隻有4%製成了塑料製品,塑料用完以後再送去當熱能燒掉是很正常的,熱能使用是塑料回收的最後方法之一,不容輕視。塑料發熱量大,采用焚燒處理易損傷爐子,加上焚燒後產生的氣體會促使地球暖化,有些塑料在焚燒時還會釋放出有害氣體汙染大氣。許多環保團體反對焚燒塑料,他們認為,PVC成分中一半是氯,燃燒時放出的氯氣有強烈的侵蝕破壞力,而且是引起二英的元凶。目前,德國每年有20萬t的PVC垃圾,其中30%在焚化爐裏燃燒,燒得人心惶惶,法律不得不對此擬定對策。德國聯邦環境局已規定所有的焚化爐都必須符合每立方米廢氣值低於0.1ng(納克)的限量。德國的焚化爐空氣汙染標準雖然已經屬於世界公認的高標準,但仍然沒有人敢說燃燒方法不會因機械故障放出有害物質,所以,可以預見,各國環保團體仍將大力反對焚化法回收熱能。目前,歐洲、日本以焚燒為主要途徑進行處理。

三、回收再生利用

由於世界石油資源有限,據日本環境省2007年10月發布的信息,世界石油現有資源僅夠人類再使用40年之久。盡管回收再生利用法耗費人工、回收成本高,但從節約地球資源的角度考慮,塑料的回收再用還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好方法。

1.材料再生利用

(1)熔融再生熔融再生是將廢舊塑料重新加熱塑化而加以利用的方法。從廢舊塑料的來源分,此方法又可分為兩類:一是由樹脂廠、加工廠的邊角料回收的清潔廢塑料的回收;二是經過使用後混雜在一起的各種塑料製品的回收再生。前者稱單純再生,可製得性能較好的塑料製品;後者稱複合再生,一般隻能製備性能要求相對較差的塑料製品,且回收再生過程較為複雜。

作為熔融再生回收,最重要的是對廢棄塑料進行分類。常見的塑料有聚苯乙烯、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酰胺、聚氨酯等,這些塑料的差別一般人很難分辨。現在的塑料分類工作大都由人工完成。最近機器分類有了新的進展,德國IOSYS公司製成的塑料紅外線辨別儀可辨認不同塑料類別,既迅速又準確。

日本FPCO株式會社有一條長達120m的聚苯乙烯發泡塑料餐盒(PSP)全自動回收處置生產線,全部由不鏽鋼製成。其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自動解袋、拆包—紅外線選別材質、分類—一次水洗—二次水洗—三次水洗—粉碎—幹燥—熔融擠出—造粒水冷—深加工

(2)懸浮再生法將回收的廢舊泡沫塑料和一次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餐盒就地溶解,形成具有一定黏度的有機液體,用槽車進行運輸送入加工廠。經過懸浮造粒、硬化等工序,製成再生聚苯乙烯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