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規範企業自身的環境行為建立環境管理體係(1 / 1)

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主體是企業。循環經濟在微觀層麵上要求企業大力推進節約降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行減量化,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全麵推行清潔生產,從生產和服務的源頭減少汙染物的產生;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廢物和再生資源,減少廢棄物的最終處置量;根據資源條件和產業布局,延長和拓寬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間的共生耦合;積極發展環保產業,為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提供物質技術保障。企業層麵完成上述循環經濟任務的過程是一個漸進過程,必須抓住關鍵的舉措逐步推進。

循環經濟重在對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但它是通過保護環境,控製廢棄物產生和將廢棄物再資源化而獲得的。當前經濟發展的最大獲益領域正從淨化廢物的末端處理向前位移到減少廢物的前沿,依靠維護環境去取得最大經濟效益已成為企業追求的目標。ISO 14000(由ISO指定的國際環境管理標準)的宗旨是預防汙染產生,目的是規範企業的環境行為,主要手段是建立環境管理體係。因為企業實施循環經濟,必須首先加強環境管理,建立起環境管理體係,努力通過環境管理體係標準ISO 14000的認證。

一、轉變觀念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努力實現經濟增長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

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在推進發展中,必須充分考慮資源和環境的承受力。企業要從單純地追求GDP增長,轉變到經濟和環境並重發展的觀念,自覺的約束自身的環境行為,建立自覺的、有效的環境管理體係。

二、ISO 14000國際環境管理標準

ISO 14000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第207技術委員會(TC207)從1993年開始製定的係列環境管理國際標準的總稱,它同以往各國自定的環境排放標準和產品的技術標準等不同,是一個國際性標準,對全世界工業、商業、政府等所有組織改善環境管理行為具有統一標準的功能。它由環境管理體係(EMS)、環境管理體係審核(EA)、環境標誌(EL)環境行為評價(EPE)、生命周期評估(LCA)、環境管理(EM)、產品標準中的環境因素(EAPS)等7個部分組成。其標準號從14001至14100,共100個。

我國於1997年4月1日由國家技術監督局將已公布的五項國際標準ISO 14001、ISO 14004、ISO 14010、ISO 14011、ISO 14012等同於國家標準GB/T 24001、GB/T 24004、GB/T 24010、GB/T 24011和GB/T 24012正式發布。這五個標準及其簡介如下:

(1)ISO 14001(GB/T 24001—1996)環境管理體係——規範及使用指南規範

該標準規定了對環境管理體係的要求,描述了對一個企業的環境管理體係進行認證/注冊和(或)自我聲明可以進行客觀審核的要求。通過實施這個標準並經驗收合格,確信這一企業已建立了完善的環境管理體係。

(2)ISO 14004(GB/T 24004—1996)環境管理體係——原理、體係和支撐技術通用指南

該標準對環境管理體係要素進行闡述,向企業提供了建立、改進或保持有效環境管理體係的建議,是指導企業建立和完善環境管理體係的工具和教科書。

(3)ISO 14010(GB/T 24010—1996)環境審核指南——通用原則

該標準規定了環境審核的通用原則,包括了有關環境審核及相關的術語和定義。任何企業、審核員和委托方為驗證與幫助改進環境績效而進行的環境審核活動都應滿足本指南推薦的做法。

(4)ISO 14011(GB/T 24011—1996)環境審核指南—審核程序—環境管理體係審核

該標準規定了策劃和實施環境管理體係審核的程序,以判定是否符合環境管理體係的審核準則,包括環境管理體係審核的目的、作用和職責,審核的步驟及審核報告的編製等內容。

(5)ISO 14012(GB/T 24012—1996)環境管理審核指南—環境管理審核員的資格要求

該標準提出了對環境審核員的審核組長的資格要求,適用於內部和外部審核員,包括對他們的教育、工作經曆、培訓、素質和能力,以及如何保持能力和道德規範都作了規定。

這一係列標準是以ISO 14001為核心,針對企業的產品、服務活動逐漸展開,形成全麵、完整評價方法。可以說,這一係列標準向各國及企業的環境管理部門提供了一整套實現科學管理的體係,體現了市場條件下環境管理的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