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印刷行業是為工農業產品配套的行業,也是產品的“嫁衣”。任何一件產品的完成都離不開包裝印刷。在紙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有印刷,但在包裝統計時很多都隻統計在紙、塑、金屬包裝中,未統計進包裝印刷,因此在包裝工業統計中,2004年包裝印刷產值僅728.75億元。2006年已增長至851.25億元,環比增長16.81%。而在印刷業統計中,不管是紙、塑、金屬等,隻要有印刷都統計在印刷產值中,所以在印刷業統計口徑中,包裝印刷產值較大,2005年為1146億元左右。
中國的包裝印刷業產值占全球總量的8%,已躋身世界包裝和印刷大國行列。但中國還遠非世界印刷和包裝強國,這從以下3個方麵的差距可以看出(以印刷業為例):
(1)效率美國、日本、德國分別是中國生產率的16倍、18倍、17倍。
(2)質量
①印刷質量。印刷設備雖采用德國羅蘭、海德堡公司的產品,但許多國內企業並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印刷精品,其主要差距是印刷工藝技術、印刷管理、印刷工人的技術素質低於美、日、德等發達國家。
②機械質量。目前國產膠印機、柔印機、絲網印刷機、模切機、糊盒等印刷加工設備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仍很大。凹印機雖然中山鬆德、陝西北人、汕頭汕樟等公司正在追趕世界先進水平,但高端產品仍有較大差距。
③材料質量。材料有紙張、塑料薄膜、油墨、板材、橡皮布、膠輥等,雖然近10年以來,國產材料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高端包裝印刷產品所用材料仍以進口為主(如煙標所用的油墨等材料,絕大部分仍依賴進口)。
④軟件質量。印刷企業的設計、管理軟件,雖然國內也有北大方正等大公司耕耘在軟件這一領域,並在國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高端軟件仍被巴可等世界著名公司所壟斷。
(3)創新我國的創新能力很弱,這不僅反映在支柱產業,如汽車、電子等行業,同樣也反映在包裝印刷行業。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花巨資引進了印刷機,但其中不少是重複引進,政府部門卻沒有幫助企業去消化吸收,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以縮小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距離,實現跨越式的發展。CTP技術、膠印機連線技術是外國知識產權,套筒技術、冷燙印技術也是國外創新。30年來,我國印刷機製造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這都是因為我國的創新能力不強所致。
(一)近些年,包裝印刷行業發展快、潛力大,同時缺口也不小。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
1.市場潛在需求大
據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介紹,我國在印刷品方麵人均花費77元,隻有德國的1/20,美國的1/30,日本的1/40。與世界人均印刷品消費56美元相比,有很大差距。以遼寧省為例,遼寧省每年都有2000多億元的出口工農業產品包裝的任務。而包裝印刷在各類產品中所占成本高低不同,如:酒類產品包裝約占成本的40%;化妝品包裝成本高於40%;食品產品包裝成本略低,但也有8%左右;其他工農業產品包裝占5%以上。以最低占成本5%計算,遼寧包裝印刷業的產值應該超過280億元,目前尚有百億元的缺口。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大曆史機遇無疑意味著需求增大,在東北經濟向繁榮昌盛邁進的同時,也給廣大包裝印刷行業的製造商、代理商、經銷商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上海的包裝印刷是我國包裝印刷的發源地,早在1850年就有了雛形,可以說是包裝印刷行業中的“大哥大”。目前,上海包裝印刷業年產值約200億元,但據不完全統計,整個市場需求高達700億元。換言之,上海包裝印刷業有可能存在高達500億元的“市場缺口”。
2.地域發展不均衡
近幾年,我國相繼建立了珠江三角洲包裝印刷基地、長江三角洲包裝印刷基地、環渤海包裝印刷基地和西部包裝印刷帶。從事包裝印刷的企業達3萬家之多。2005年,我國包裝印刷產值728.75億元,充分說明我國包裝印刷業的良好發展趨勢。但發展不平衡,分布不均勻,仍然是包裝印刷業中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以下一組數字多少能說明一些問題。中國目前大約有印刷廠家8萬餘家,而西部僅有不到1.2萬家,西部印刷業從業人數占全國總數的10%左右。粵、閩、浙、滬、蘇四省一市的包裝印刷總產值約為330億元,約占我國包裝印刷業的52%左右。而中西部地區包括山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新疆、四川、重慶、西藏、廣西、雲南、貴州12個省市的包裝印刷總產值約為72億元,占我國包裝印刷總量的11%左右。東南部5省市的包裝印刷產值是西部12個省、市、自治區的5倍左右。而同在中西部的這12個省、市、自治區之間差距也非常明顯。政府有關部門2005年的調查資料顯示,雲南省包裝印刷產值為27.4億元;陝西省為15.5億元;四川省為10.6億元;而寧夏僅為0.1億元;新疆為0.2億元;西藏為0.26億元,它們之間的差距有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3.產品檔次不高,品牌建設不力
按包裝印刷產品質量的國家標準,包裝印刷產品可劃分為精製產品與一般產品。目前,能按精製產品標準生產的包裝印刷產品的比例並不高,據估計大約隻占40%。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商品越來越豐富,商品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對體現商品品質、身價的包裝及其印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現狀是我國包裝印刷精製產品的生產能力不足。據雲南、江西等有關方麵提供的資料,這些省擁有豐富的土特產品資源,但缺少與之配套的精製包裝印刷產品,造成每年都有十分可觀的包裝印刷業務外流,阻礙了本地區精製產品生產能力的培養和印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