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虛者虛之②,疑中生疑;剛柔之際③,奇而複奇。
按:虛虛實實,兵無常勢④。虛而示虛,諸葛而後,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煥死⑤,河西懼⑥。以張守珪為瓜州刺史⑦,領餘眾,方複築州城。版幹裁立⑧,敵又暴至⑨。略無守禦之具。城中相顧失色⑩,莫有鬥誌。守曰:“徒眾我寡,又瘡痍之後[11],不可以矢石相持,須以權道製之[12]。”乃於城上,置酒作樂,以會將士。敵疑城中有備,不敢攻而退。又如齊祖珽為北徐州刺史[13],至州,會有陳寇[14],百姓多反。不關城門。守陴者[15],皆令下城,靜座街巷,禁斷行人雞犬。賊無所見聞,不測所以[16],或疑人走城空,不設警備。珽複令大叫,鼓噪聒天[17],賊大驚,頓時走散。
“注釋”
①空城計:故意暴露城中空虛無兵,引起敵人特別的謹慎,怕中埋伏,以致撤圍而去。此計首先由諸葛亮使用。②虛者虛之:第一個“虛”為名詞,意為空虛的,第二個“虛”為動詞,使動,意為讓它空虛。③剛柔之際:語出《易經》解卦。意思是剛與柔相互交會,沒有災難。解,險難解除,形勢緩和。④常勢:固定的方法。⑤王君煥:唐代瓜州(今甘肅安西縣)人,唐代大將,反擊吐蕃入侵時戰死。⑥河西:黃河以西。忷(xiōng)懼:人心惶惶。⑦張守珪:唐朝大將,代王君煥為瓜州守,因打敗吐蕃有功,升至輔國大將軍。⑧版幹:古代用來築土牆的夾板、木樁之類。裁:通“才”,剛剛。⑨暴:突然。⑩相顧失色:麵麵相覷,內心恐慌,嚇白了臉色。[11]瘡痍(c huāng yí)之後:被戰火踐踏過。[12]權道:謀略。[13]祖珽(tǐng):北齊範陽人,字孝征。北徐州:北齊設置,治所在今安徽鳳陽東北。[14]陳寇:南朝陳國軍隊的進攻。寇:動詞,進攻。[15]陴(pí):城上短牆。[16]不測所以:猜測不出什麼情況。[17]聒(guō):聲音嘈雜。
“譯文”
實力空虛的時候再顯示我方的空虛,使敵人疑中生疑,難於判斷。《易經》上說:“剛與柔相互交會,沒有災難。”運用這個策略,真是奇妙中的奇妙。
按語:虛虛實實,在用兵上沒有固定的方法。虛中示虛,自諸葛亮之後,用此計者不乏其人。如唐朝時吐蕃攻陷瓜州,守將王君煥戰死沙場。黃河以西的老百姓人心惶惶。這時,朝廷任命張守珪為瓜州刺史。張守珪率領剩下的兵卒,準備修補被吐蕃摧毀的城牆。正在安放夾板、豎立木樁之際,吐蕃兵突然從天而降,城裏沒有任何守禦的設備,大家驚慌失措,沒有鬥誌。張守珪說:“敵眾我寡,又加之城池剛剛被破壞,這次光用石頭和弓箭是不能退敵的,應該用計謀來阻止他。”於是,他讓將士們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飲酒奏樂,若無其事。敵人懷疑城中有備,不敢進攻,隻好退兵。又如北齊祖珽做北徐州刺史時,剛到任,南朝陳國的軍隊就攻打過來了,當地老百姓也紛紛造反。祖珽吩咐不關城門,讓守在城牆上的士兵下來,靜坐在街巷裏。街道上禁止行人通行。全城寂靜無聲。陳國軍隊看到這陣勢,猜測不出北齊是否有準備,摸不清情況,他們懷疑這是一座空城,沒有設置戒備。這時,祖珽突然命令士兵高聲大喊,叫音震天,陳國士兵嚇了一大跳,立刻四處逃散了。
“講解”
空城計,這是一種心理戰術。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就是所謂“虛者虛之”;敵方產生懷疑,更會猶豫不前,就是所謂“疑中生疑”。敵人怕城內有埋伏,怕陷進埋伏圈內。戰場上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變化無窮,統帥之間必須展開心理戰。一定要充分掌握對方主帥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切切不可輕易出此險招。諸葛亮使用空城計解圍,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才敢出此險策。況且,此計多數情況下,隻能當作緩兵之計,還得防止敵人卷土重來。所以還必須有實力與敵方對抗,要救危局,還是要憑真正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