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美人計①(1 / 3)

“原文”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②。將弱兵頹,其勢自萎③。利用禦寇,順相保也④。

按:兵強將智,不可以敵,勢必事之⑤。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勢,如六國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幣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遼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以美人,以佚其誌⑥,以弱其體,以增其下之怨⑦。如勾踐之事夫差⑧,乃可轉敗為勝。

“注釋”

①美人計:用美女誘惑敵方首領,使其貪圖享受,鬥誌衰退,引起內部分裂,再從而擊敗敵人的策略。②伐其情:挫敗他的意誌。③萎:衰退。④利用禦寇,順相保也:語出《易經》漸卦。對於強敵,不利於采取攻勢,而利於采取守勢。針對敵人的弱點,進行分化瓦解的工作,以達到戰勝敵人的目的。可以說是利用抵禦敵人,順利地保衛自己。⑤事之:小心翼翼地奉承著敵人,屈服。⑥佚:消磨。⑦其下:他們的部下。⑧勾踐之事夫差:見前第十計“笑裏藏刀”注14.

“譯文”

對於兵力強大的部隊,要尋找其將領的弱點進行攻擊;對於非常聰明的將領,要想方設法挫敗他的意誌。一等到敵人將領意誌垮了,兵力衰敗了,它的氣勢自然就委靡不振了。《易經》上說:“利用抵禦敵人,順利地保衛自己。”

按語:兵力強大,將帥明智,這樣的敵人不能與它正麵交鋒,在一個時期內,隻得暫時向他屈服。如果用獻土地的方法,這勢必增強了敵人的力量,像戰國時六國爭相以土地討好秦國,沒有什麼好結果,這是最下等的策略。如果用金錢珠寶、綾羅綢緞去討好敵人,這必然增加敵人的財富,像宋朝侍奉遼國、金國那樣,也不會有什麼成效。這也是最下等的策略。獨有用美人計可見成效,這樣可以消磨敵軍將帥的意誌,削弱他的體質,並可以增加他的部隊的怨恨情緒。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敗於吳王夫差,便用美女西施和貴重珠寶取悅夫差,讓他貪圖享受,喪失警惕,後來越國終於打敗了吳國。

“講解”

美人計,語出《六韜·文伐》:“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意思是,對於用軍事行動難以征服的敵方,要使用“糖衣炮彈”,先從思想意誌上打敗敵方的將帥,使其內部喪失戰鬥力,然後再行攻取。就像本計正文所說,對兵力強大的敵人,要製服它的將帥;對於足智多謀的將帥,要設法去腐蝕他。將帥鬥誌衰退,部隊肯定士氣消沉,就失去了作戰能力。利用多種手段,攻其弱點,己方就能順勢保存實力,由弱變強。就像春秋時吳越之戰,越王勾踐敗於吳王夫差,夫差罰勾踐夫婦在吳王宮裏服勞役,借以羞辱他。勾踐在吳王夫差麵前卑躬屈膝,百般逢迎,騙取了夫差的信任,終於放他回到越國。後來,勾踐成功地使用了“美人計”,挑選了兩名絕代佳人西施和鄭旦,送給夫差,並年年向吳王進獻珍奇珠寶。夫差認為勾踐已被他臣服,所以一點也不加懷疑。夫差整日與美人飲酒作樂,根本不想過問政事,連大臣伍子胥的勸諫也完全聽不進去。公元前482年,吳國大旱,勾踐趁夫差北上會盟之時,突出奇兵伐吳,吳國終於被越所滅。現代戰爭中,甚至政治爭鬥中,也不乏使用美人計的例子。現代美人計有強烈的現代色彩,多采用間諜的方式,利用金錢賄賂,利用美人誘惑,方式變化多端,故不可喪失警惕。

“舉一反三”

◎故事一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東吳的荊州被劉備“借去”,一直不見想要奉還的跡象,孫權、周瑜對此恨之入骨。正在這時,傳來劉備甘夫人去世的消息,周瑜一聽,喜出望外,他立即設計了一個以劉備為人質、要挾諸葛亮等交還荊州的美人計。孫權立即批準了這一計劃,並指派呂範前往荊州提親。

劉備清楚周瑜的用心,麵有難色;諸葛亮卻力勸劉備答應這門婚事。他充滿自信地對劉備說:“我保證主公既得嬌妻,荊州又萬無一失。”建安十四年(209年)冬十月,在一切準備停當之後,諸葛亮特派大將趙雲帶領500軍卒隨劉備前往東吳結親。出發之前,諸葛亮交給趙雲三個裝有妙計的錦囊,並讓他貼身收藏好,又如此這般地交待了一番。

劉備一行到達東吳時,趙雲拆看了第一個錦囊。於是他叫來500名兵卒,命令他們披紅掛彩,到東吳都城南徐采買喜慶禮品和物件,逢人便說劉備入贅東吳的消息,弄得城中百姓人人皆知。另外,劉備到東吳後,首先拜訪孫策、周瑜的嶽父喬國老。喬國老得到這個消息後,便進宮向孫權的母親吳國太道喜稱賀,吳國太聞言大驚,一麵派人去請孫權回話,一麵派人到城中察看究竟。派出的人很快回來複命,說喬國老所言非虛,新人已在館驛安歇,500名隨行士卒也在城中購買豬羊果品,準備成親。吳國太氣不打一處來,她捶胸大哭。孫權知道露了餡,隻得如實道來。他說:“許婚乃周瑜之計。隻是以招親為名,賺來劉備,討還荊州。若劉備不還荊州,就先除掉他。”國太一聽,更加怒不可遏,她大罵周瑜說:“周瑜這小子沒本事去討還荊州,倒打起我女兒孫仁的主意。如果真的殺了劉備,孫仁豈不成了望門寡,以後讓她如何做人,怎的說親?這豈不誤了她的一生!”喬國老也在一邊說:“如用此計,即便是得到荊州,也會被天下人所恥笑。此事如何行得!”孫權被訓得呆若木雞,一時語塞。吳國太仍然怒氣未消,還在不停地大罵周瑜。喬國老勸她說:“劉玄德乃漢朝皇室宗親,倒不如順水推舟,招他為婿,免得張揚出去丟醜。”孫權又不同意。正在孫權與喬國老爭論不休的時候,國太又發下了話了:“我明天要在甘露寺與劉備見麵,親自相親。如不中意,任你們發落;如果中了我的意,我就作主將女兒嫁給他。”孫權奉行孝道,心裏雖然不情願,但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