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假癡不癲①(2 / 3)

“講解”

假癡不癲,重點在一個“假”字。這裏的“假”,意思是偽裝。裝聾作啞,癡癡呆呆,而內心裏卻特別清醒。有時為了以退求進,必得假癡不癲,老成持重,以達後發製人。這就如同雲勢壓住雷動,且不露機巧一樣,最後一旦爆發攻擊,便出其不意而獲勝。此計用在政治上就是韜光養晦之術,表麵上裝瘋賣傻,給人以碌碌無為的印象,隱藏自己的才能,掩蓋內心的政治抱負,以免引起政敵的警覺,專一等待時機,實現自己的抱負。如劉備早已有奪取天下的抱負,隻是當時力量太弱,根本無法與曹操抗衡,而且還處在曹操控製之下。劉備裝作每日隻是飲酒種菜,不問世事。一日曹操請他喝酒,席上曹操問劉備誰是天下英雄,劉備列了幾個名字,都被曹操否定了。忽然,曹操說道:“天下的英雄,隻有我和你兩個人!”一句話說得劉備驚慌失措,生怕曹操了解自己的政治抱負,嚇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幸好此時一陣炸雷,劉備急忙遮掩,說自己被雷聲驚嚇,掉了筷子。曹操見狀,大笑不止,認為劉備連打雷都害怕,成不了大事,對劉備放鬆了警覺。後來劉備擺脫了曹操的控製,終於在中國曆史上幹出了一番事業。此計用在軍事上,不但是麻痹敵人、待機破敵的一種策略,還可作為“愚兵”之計來治軍。前者指的是,雖然自己具有相當強大的實力,但故意不露鋒芒,顯得軟弱可欺,用以麻痹敵人,驕縱敵人,然後伺機給敵人以措手不及的打擊。後者如宋代狄青在征伐壯族首領儂智高時,以兩麵錢來裝神弄鬼,讓士兵誤以為有神相助,於是士氣大振。其中惟一要注意的是:不能假裝成癲狂而輕舉妄動,因為一旦作假過度,反而引起眾人疑心,總之凡事不可越過一定的限度。

“舉一反三”

◎故事一司馬懿裝病奪權

三國時期,魏國的魏明帝去世,繼位的曹芳年僅八歲,由太尉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共同輔政。曹爽是宗親貴胄,不想讓異姓的司馬氏分享權力,他用明升暗降的手段剝奪了司馬懿的兵權。司馬懿戰功赫赫,如今卻大權旁落,心中十分怨恨,但他看到曹爽現在勢力強大,一時鬥他不過,於是,司馬懿稱病不再上朝。曹爽便派親信李勝以探望的名義去司馬家察看虛實。

司馬懿當然知道曹爽的心思,他早有準備。李勝被引到司馬懿的臥室,隻見司馬懿病容滿麵,頭發散亂,躺在床上,由兩名侍女服侍。李勝說:“好久沒來拜望,不知您病得這麼嚴重。現在我被命為荊州刺史,特來向您辭行。”司馬懿假裝聽錯了,說道:“並州是近境要地,一定要抓好防務。”李勝忙說:“是荊州,不是並州。”司馬懿還是裝作聽不明白。這時,兩個侍女給他喂藥,他吞得很艱難,湯水還從口中流出。他裝作有氣無力地說:“我已命在旦夕,我死之後,請你轉告大將軍,一定要多多照顧我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