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圍魏救趙(2 / 3)

王守仁微笑著說:“你太看重這個反賊了。他遲遲沒有發兵,其實是中了我先前的虛張聲勢的計,在那裏猶豫不決,後來知道被我騙了,於是帶著激憤情緒出兵,精銳部隊多數已經隨他出征。南昌城的守兵,力量一定非常弱;我們的軍隊,氣勢正旺,攻破南昌不是難事。他一聽說南昌危急,勢必回師相救,安慶之圍就順勢可解了。等他趕到南昌,南昌已經落入我們手中。這樣一來,叛軍的士氣會非常低落。我軍再乘勢攻擊,必可大獲全勝。”

王暐聽後才心悅誠服,眾官員也紛紛表示讚成。各路軍隊布置妥當,忽然得到情報,說朱宸濠在南昌城南,預先埋伏了士兵,作為城援。王守仁從容不迫,毫不著急,他估計伏兵不會超過幾千人,於是隻派出騎兵五千,連夜操小路悄悄進發,偷襲伏兵。

王守仁率大軍來到南昌城下,即刻發動攻城。果然不出王守仁之所料,南昌叛軍勢單力孤,漸漸不支。城南的伏兵欲來相救,卻被王守仁派來的五千騎兵衝得落花流水,四散潰逃。王守仁指揮大軍攻進城裏,守城賊兵四處逃散,官兵如入無人之境。幾日後,王守仁完全占領了朱宸濠的老巢南昌。

這時,朱宸濠日夜率軍進攻安慶,由於守軍頑強抵抗,戰爭沒有任何進展。南昌失守的消息令他大驚失色,急令撤軍來救南昌之急。李士實進諫說:“現在救援南昌恐怕已經來不及了。我們應當一不做、二不休,立即起兵直取南京。”朱宸濠沉吟半晌,方說道:“南昌是我的根本,財物糧草,儲存頗豐。我無論如何要奪回南昌。”李士實見朱宸濠主意已定,隻好作罷。

朱宸濠率軍乘船,逆江而上,去救南昌。王守仁先把叛軍的先頭船隊引進埋伏圈,然後出奇兵大敗叛軍。朱宸濠增兵再戰王守仁,結果又吃了敗仗。朱宸濠並不甘心,集中各部船隻,在江麵上聯結成一個方陣,以求固守。王守仁見狀,決定用火攻。朱宸濠萬萬沒有想到,王守仁的一把大火使他的船隊變成灰燼。

王守仁在安慶被圍的危急時刻,采取“圍魏救趙”的辦法,率軍急攻南昌,不僅迫使朱宸濠撤兵還救,解除了安慶之圍,而且攻占了叛軍的老巢,使叛軍從此一蹶不振,連戰連敗,最後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故事二李秀成攻杭救京

太平天國後期,由於內部衝突加劇,大大削弱了軍隊的力量。公元1860年,清軍派和春率領數十萬大軍進攻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今江蘇南京),清軍仗著人馬眾多,層層包圍,使天京成為一座孤城。

為解決天京被圍困的局麵,天王洪秀全召集諸王眾將商討對策。李秀成一再向洪秀全上奏,要求率軍設法攻打江南大營。這一要求最後得到了洪秀全的同意。李秀全和洪仁玕認為,天京之圍難以靠硬拚來解圍,必須向敵人防守空虛而又富足的浙江湖州、杭州等地進攻,迫使江南大營守敵回救湖、杭,等他們撤兵到遠處,立即回軍援救天京,就可以取得成功。這是一個圍魏救趙之計。

於是,他們共同確定了攻打江南大營的作戰方案:(一)由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賢率部穿上清軍衣帽進行偽裝,一路潛入杭州、湖州,攻擊敵人必須援救的地方,以吸引和調動江南大營清軍;一旦清軍被調動,便立即放棄杭州和湖州,由小路回師天京,圍攻江南大營。(二)由英王陳玉成執行假裝援救安徽北部的任務,以掩護江南之作戰行動。整個作戰由李秀成負責組織實施。

1860年1月底,李秀成前往蕪湖,召集將領會議,說明天京被圍的危急形勢,宣布攻杭救京的計劃,明確進軍路線和各將領的任務。2月10日,李秀成率二萬餘人輕裝疾進浙江。3月4日,李秀成、李世賢兩軍大敗清軍於長興西南的虹星橋,並進占長興。然後分軍為二:李世賢率部佯攻湖州,以牽製清軍;李秀成則率領精兵六七千人冒充清軍,經武康日夜兼程進襲杭州。3月11日,李秀成所率精兵進抵杭州城外。當時杭州守備空虛,除滿營外,僅有兵勇三千名。3月19日,太平軍轟塌清波門城牆,由一千多人組成的先鋒隊立即衝入城內,攻占杭州,殺死浙江巡撫羅遵殿等多人。

對太平軍的攻浙意圖,江南大營統帥和春有所察覺,不敢派大隊往援,隻在3月10日派總兵張玉良率兵2000前去增援。鹹豐帝生怕失掉浙江這個富庶之地,嚴令和春增調大軍進浙增援。和春隻得遵旨加派援兵,先後共派13000人赴援,統歸張玉良率領。太平軍攻陷杭州城四天之後,張玉良才於3月23日趕至杭州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