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286】大明帝國(1 / 2)

歲月匆匆,轉眼已到了大明鴻德四十五年,當年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大明安國公宋友亮已經是垂暮老人了。但是,在這四十五來,大明帝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溝通南北大動脈的金(金陵)京(北京)鐵路已默默地為帝國服務了三十個年頭。這條鐵路開通伊始,一下子就發揮了巨大的威力,從北京到南京的路程一下子縮短為兩天,無數的商品、物資和人員通過這條溝通南北的大動脈進行流動,充分驗證了後世的那一句話: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當然,此時此刻,無論是新疆的烏魯木齊還是東海邊的鬆江,鐵路象蜘蛛網一樣擴散開來。在鐵路的帶動下,凡是有車站停靠的城市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朝庭趁熱打鐵,將修建鐵路的權利放開給私人,私人修建的鐵路擁有三十年的運營權,三十年後,統一收歸朝庭所有。

鐵路的大發展,也帶動了工業的大發展,許多農民脫離了土地,加入到工業當中,而不斷新增加的土地,勞動力不足,又使得農村開始使用越來越多的機械設備,大明帝國工業的發展已進入了良性循環。在城市裏,到處都是高聳地煙囪。到處都是機器地轟鳴聲。到處都是忙碌地工地。火車站裏人頭攢動。到處都是水果、報紙地叫賣聲。還有擦皮鞋地小孩穿梭在擁擠地人群中。

海洋方麵,從太平洋到地中海,從大西洋到印度洋,到處都可以看到懸掛著大明國旗的船隻。繼南洋華商總會之後,大明又陸續成立印度華商總會、非洲華商總會、歐羅巴華商總會、美洲華商總會、澳洲華商總會等。大明的海商壟斷了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海上貿易。無數財富也如海水般湧入大明國庫。

海軍方麵,大明帝國已經擁有了北海艦隊(駐地旅順)、東海艦隊(駐地台北)、南海艦隊(駐地海口)三大近海護衛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駐地夏威夷)、印度洋(駐地錫蘭)、大西洋艦隊(駐地好望角)三大遠洋艦隊。六大艦隊共有一百四十艘鐵甲艦,總噸位達十二萬噸,還有六百多艘輔助艘隻,總兵力六萬餘人,儼然是一尊大海上的龐然大物。

在人口政策上,大明除了鼓勵本國婦女多生育之外,大明還采取一些手段,大量減少殖民地或者藩屬國的男性人口,然後再鼓勵大明男子與這些殖民地和藩屬國的女子通婚。以此促進漢人血統人口的增長,然後再反過來向殖民地輸出漢族人口!其中,日本國女性做出的貢獻最大。在這一國策的鼓勵下,這幾十年來,帝國本土及所屬殖民地或者藩屬國的非漢族人口急劇減少,比如日本人,到了鴻德三十年的時候,連教科書上都找不到這個名詞了。又比如東南亞土著人,早在鴻德二十年就已經無影無蹤了。

與之配套的還有文化政策,大明開始在自己的殖民地和屬國內推行全盤漢化的漢語教育。推行漢化的措施有軟硬兩手,軟的一手是在屬國和殖民地廣泛開設漢人學校,吸收當地人進入這些學校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漢化那些屬國和殖民地人民。硬的一手是通過行政命令規定漢語、漢字、漢服為當地法定官方語言、官方文字和官方服飾,當地百姓必須穿漢服、習漢俗、說漢語、寫漢字、取漢名。還規定進入漢人開設的工場、店鋪裏工作的人,必須會說漢語,寫漢字。

在這些措施的推動下,在屬國和殖民地人民看來,那些工作、穿著都很體麵的人都是說漢語的。掌握了當地政治、軍事、經濟大權的人也都是一口漢語。於是藩屬國和殖民地人民自然而然就產生了一種說漢語是有身份的象征,在內心也開始主動接受漢化。

最近三十年,大明帝國基本上保持了和平發展,隻是在北方偶有和俄羅斯的哥薩克騎兵衝突,不過,無一例外被裝備精良的開拓團擊退,又有數個開拓團在西伯利亞寒冷地地方發現了金礦,為了土地和金子,開拓團越走越遠,最遠的開拓團已經到了烏拉爾山東麓,並向朝廷您該提出申請繼續向西開拓。在西麵,大明帝國的騎兵已經越過玉門關,敦煌,伊寧,最遠的地方到達了裏海。

尤其是人口大幅度增長之後,大明的海外開拓團也如雪片般飛向世界各地。在西伯利亞,勇敢的大明開拓團擊敗了沙俄哥薩克騎兵;在澳大利亞,開拓團發現了高品位鐵礦,並且將這些鐵礦石賣到世界各地;在南非,開拓團奴役下的布爾人勞工為大明帝國辛勤地開挖著黃金礦、鑽石礦;在北美,一座名叫新北京的開拓團定居點因為人口達到十萬,被大明朝廷正式批準升格為“府”在北冰洋,大明的海上開拓團也毫不示弱,他們沿海北上,已在堪察加半島上建立基地,因為這裏常年冰天雪地,在海上又老遠就能看到島上火山活動噴出的火焰,大明開拓者們給這裏取名為冰火島。冰火島附近漁業豐富,已經有漁民組織大型船隊到那裏捕撈鯽魚、比目魚和蟹等,這些魚隻要運到日本就能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