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江南暗戰1(2 / 2)

“精辟~~官商勾結,中飽私囊,以至於國庫空虛,民生凋敝!“宋友亮忍不住脫口而出道,“這一論述,與後世馬克斯·韋伯所論說的儒家士大夫為維護其亂收費的特權而阻撓自由貿易的觀點真可謂不謀而合。”

顧炎武一愣,“馬克斯·韋伯?不知公爺說的這位馬兄是何許人也?”

宋友亮自知失言,趕緊自圓其說道:“是一位佛朗機傳教士。”

顧炎武笑道:“原來如此,真是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外國夷人反倒是旁觀者清!”

宋友亮又問道:“那麼先生以為,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以上的弊端呢?”

顧炎武侃侃而談,說道:“第一,保障私財,取消對民間工商業者實行橫征暴斂的稅收政策。不僅當代之君不得侵犯和剝奪百姓的私有財產,即使是被前代之君所剝奪的私有財產,也得無條件地歸還給百姓。隻要不是巧取豪奪的不義之財,就應該悉歸其主。”

王夫之問道:“忠清兄,這樣的事情可有先例?”

“怎麼沒有?”顧炎武說道:“:《隋書李德林傳》之中說道:高祖以高阿那肱衛國縣市店八十區賜德林,車駕幸晉陽,店人上表,稱地是民物,高氏強奪,於內造舍。上命有司料還價直。則是以當代之君而還前代所奪之地價,古人已有之。”

黃宗羲也是學術大家,他補充道:“《後漢書》之中有記載:譙元子瑛,奉家錢千萬於公孫述,以贖父死。及元卒,天下平定,元弟慶詣闕自陳,光武敕所在還元家錢。說的也是類似的事情!”

王夫之點頭說道:“確實如此,“以天下為心”不應是一句空洞無實的空話,也不應當是把天下據為己有的接口,而應落實到實處啊!”

顧炎武又繼續說道:“第二,嚴厲打擊與民爭利的“官倒”,禁止官員及其親屬經商。漢元帝時貢禹所提出的建議:令近臣自諸曹侍中以上,家亡得私販賣,與民爭利,犯者輒免官削爵,不得仕宦。此法,竊以為現在也應該得到執行,而且要不折不扣地一貫而下。比如鹽業,要解決“今日鹽利之不可興,正以鹽吏之不可罷”的弊端,就要讓食鹽的自由買賣,撤消鹽吏這種掩耳盜鍾、監守自盜的弊政。”

“說的好~忠清兄於此一章,果然比我與而農兄更加見解獨到。”黃宗羲笑道。

顧炎武的經濟思想比黃宗羲和王夫之更具有近代性,研究地也更加透徹,於是他繼續說道:“第三便是開海禁。海舶既已撤,中國之銀在民間者已經是日銷日耗,一日少過一日,這就使得銀價飛漲,引得物價也跟著一起漲。開海禁這一條,對沿海諸省最是有利。比如福建,大海猶如福建人的田地。海濱窮民窮困無依往往入海做海盜,嘯聚亡命。海禁一嚴,這些貧苦百姓無所得食,則轉掠海濱。”

顧炎武越說越激動,他說道:“竊以為,海禁不開,則有此害。若海禁一開,除軍械硫磺焰硝違禁之物,不許販賣外,任憑福建百姓拿著當地土產去海外交易。其他如浙江、直隸的絲綢,江西景德鎮的陶瓷等等,我大明地大物博,能與番邦買賣的東西不可勝數。如此一來,即可恢複萬曆初年二萬餘兩黃金的軍餉來供應軍隊。如果能高達五六萬兩黃金,不光內地的軍隊不用擔心軍餉,就是邊疆的軍隊也能足額發餉,此一利也;沿海貧民,多資以為生計,不至饑寒困窮,聚而為盜,此二利也;沿海將領等官,不會再因為貪圖猜猜,而接引、勾引倭寇海盜,此三利也。”

最後,顧炎武補充道:“這可不是我的一麵之詞,公爺大可以派人去福建打聽,這可是福建一帶的公論啊!”

宋友亮笑道:“諸位所說的,就是下一步我要做的。但是諸位也知道,江南向來是顧先生口中說的‘官倒’最嚴重的地方,他們盤根錯節,互相通氣,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今日我請三位先生來,就是想請三位以自己的人脈和威望,為宋某助拳。宋某代天下百姓謝過三位!”說罷宋友亮納頭就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