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群起響應(2 / 3)

張應元卻毫不在乎,他說道:“啟稟安國公,李國英那反賊朝東逃去了,末將願意戴罪立功,追上去砍下他的腦袋來獻給安國公。”

金聲恒鄙視地瞅了他一眼,昨天還和李國英穿一條褲子,滿口地投向了宋友亮怎麼向死去的兄弟們交代,今天可算是見識到什麼叫厚顏無恥了。

宋友亮擺了擺手,說道:“不用了,他跟著南京的蛤蟆天子,隻能是死路一條。”說罷宋友亮從自己座椅旁邊取出兩件做工精美的絲綢長袍,一人一件,分別給金聲恒和張應元披上。

張應元立即“感動得”痛哭流涕,他下跪道:“安國公對末將如此錯愛,末將願為安國公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金聲恒也趕緊拜倒,但是努力了幾次也沒能說出象張應元那麼肉麻的話,做出那麼“感動”的表情,隻是說道:“末將謝公爺賞賜。”

宋友亮笑道:“你們雖然之前有罪,但是關鍵時刻大徹大悟,迷途知返,棄暗投明。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是是是~~”張應元連聲稱是。

宋友亮說道:“二位既然投了鴻德皇帝軍中,日後就得按照咱們的軍法行事了。”

金聲恒說道:“那是自然!”

宋友亮笑道:“好,我聽說左良玉治軍時,軍紀很壞,時常吃空餉,荼毒百姓,所以本公爺要將你們麾下的兵馬進行整編,你們意下如何?”

金聲恒暗道我能說不願意嗎?但是隻要得到了宋友亮的信任,日後不愁沒有富貴,於是朗聲說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末將早就想整飭軍紀了,奈何能力有限,且在左軍軍中時多有掣肘,一直未能如願。現在公爺要整飭軍紀,末將一定全力配合!”

張應元也是連連點頭。

左夢庚的三十萬大軍經過九江的攻城戰,加上這次互相殘殺,還有戰鬥中不少偷偷溜走之人,現在金聲恒、張應元二人控製的人馬隻有七萬左右,雖然這些部隊軍紀渙散,可是能在這次血戰中活下來,也算得上可戰的老兵。

花了十天的時間,這七萬多人才整編完畢,隻留下了四萬人馬,金聲恒等每名總兵名下的軍隊由原先的四五萬人縮減到隻有七八千人左右。

裁減下來的人員,如何安排到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這些人已經習慣了軍隊生涯,而且多是老弱或者身有殘疾,若是放他們回去,根本無法養活自己,不知有多少人會淪為盜匪,又或者死於溝渠。

宋友亮眼下也不可能把他們全部養起來,說實話,這些人現在雖然是老弱病殘,說不定身上背著多條普通百姓的人命,最後還是決定全部就地遣散,願意回家的,不管路程遠近,一律發給一鬥白米和二十兩銀元作為路費,願意留在九江的,每人除發給一石大米、十五兩銀元外加十畝地。

九江城內已以殘破不堪了,昔日十數萬人的大城,經過當初左良玉進城時的殺戳,外加後來左夢庚攻城時死掉的,眼下九江城中百姓隻剩下不到三萬人,多是一些老弱婦孺,青壯年不是被殺就是逃走,至少十年內無法恢複元氣。如果這批人全部留下,九江城恢複元氣的時間可以大為提前,由於居民死傷慘重,城外無主田地多的是,而且不到半個月就可以收割,如果沒有這批人留下,半個月後九江城外收割稻穀的人也找不到,許多成熟的稻子隻能白白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