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汝才也知道自己跟著李自成,最後也隻能是做李自成的跟班,於是暗中聯絡才投靠李自成不久的小袁營頭目袁時中,打算與他合作,拉走隊伍單幹。這種挖牆腳的分裂行為,加劇了李自成對他的不滿。
最後,最致命的一擊確實來自老奸巨猾的侯恂。侯恂派出自己的一個門生,黃州生員陳芮在李自成、羅汝才之間遊說離間。用這位自視甚高的陳芮的說法是:以口舌令二賊相圖,可並滅也。
陳芮假裝投降李自成後,先對李自成說:“羅汝才不是甘心人下的,如果不盡早除去,他日必為禍患。”當時的李自成雖然對羅汝才已經有諸多不滿了,但是並沒有打算殺他,最多也就是一拍兩散,所以沒有聽陳芮的。
陳芮來到羅汝才那裏,對他說道:“我看將軍軍中有很多戰馬,平時管束一定很不容易吧?”
羅汝才笑道:“是啊,時常有附近他營的士兵用病馬和傷馬偷偷換走我的良馬。”
陳芮說道:“那還不簡單嗎?隻要在馬屁股上打上烙印,那不就可以鑒別了嗎?”
羅汝才點了點頭,笑道:“這主意不錯,那就有勞先生幫我辦這件事。”
陳芮答道:“古代大將軍都有前後左右的護軍,我看就烙前後左右的四種印記吧!”
羅汝才不知是計,就答應了。
於是,陳芮讓人把大批軍馬都打上了“左”烙印,然後再派人向李自成通風報信,說羅汝才暗通左良玉,左良玉資助他三千良馬。
且說這時的李自成正在宴請革左五營的各位頭領,席間請宋獻策算卦,推算自己的運勢。
宋獻策取出卦板取出一拋,然後又搖頭晃腦的看了一翻,說道:“卦倒是好卦!上上大吉,不久就登帝位了。但中間有一個小磕巴,這帝位就阻滯了三年五載。”
李自成忙問:“什麼磕絆?”
宋獻策搖頭晃腦道:“從卦象上來看,有一個人與大王命相犯克,行事作風完全相反。要成大事,必除此人。”
李自成默然不語,暗自思量,這時有人來報,說羅汝才暗通左良玉,已經收了他幾千匹軍馬。
“什麼?”李自成大驚,“可有查明?”
“小的親眼所見,打著左字烙印的馬匹,少說有上千。”
“羅汝才啊羅汝才啊~~”李自成長歎一聲,李自成下定決心,要殺掉羅汝才了。恰在這時,又發生了一件節外生枝的事情。
原來是李自成的老部下郝搖旗和革左五營首領之一的賀一龍在酒後發生爭執,賀一龍嘲笑郝搖旗道:“你不過是個掌旗兵,也配這樣和我說話?”
郝搖旗哈哈笑道:“名字叫做郝搖旗,自然就是搖旗的命。倒是你革裏眼,原來是‘革左五營’中的一個當家,現在改世王劉希堯成了製將軍,你成了人家的營中之將。你哪配叫做賀一龍?幹脆改名賀一蟲算了。”
郝搖旗哪壺不開提哪壺,一番話正好說中賀一龍的痛處,賀一龍狂怒難遏,衝過去一拳將郝搖旗打倒,踩住郝搖旗,罵道:“虎落平陽被犬欺,龍行淺灘遭蝦戲。哼,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賀一龍早晚另立山頭,讓你們跪下來把我喊爺爺!”
眾人趕緊上來勸架,好不容易拉開二人,郝搖旗回來向李自成告狀,李自成又是一陣沉思。
從崇禎十五年夏天起,經過長期時分時合流動作戰的各支起義軍,終於在李自成的周圍逐漸走向統一。攻取開封時,李自成已被推舉為“奉天倡義營文武大將軍”到南下湖廣襄陽等地區時,李自成的威望進一步提高,被推為“奉天倡義營文武大元帥”,從而出現了百川分流,同歸於海的興旺發達局麵。當時,除了張獻忠部以外,各支起義軍都聽從李自成的號令。羅汝才在實力和威望上僅次於李自成,被推為“代天撫民德威大將軍”,但不得向全軍發布號令。各營領袖長期習慣於各掌各的盤子,遇事自作主張,現在要轉到遵命而行;原先是平起平坐的戰友關係,各營之間是合則留,不合則去,保持著行動的完全自由,現在卻要改為嚴格的上下級從屬關係。這對於具有小生產者狹隘性的農民領袖來說,是相當困難的。特別是象羅汝才和革、左五營中的馬守應、賀一龍這幾位實力最強的領袖來說,更不容易做到放下架子,聽命於人。從李自成和羅汝才的稱號中,就預示著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一個稱“奉天”,一個稱“代天”,幾乎就是平起平坐,但是一山哪容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