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還是大大咧咧地笑道:“你要是準備好了,我就過船來拿,要是沒有,回去備齊銀子再來。”
楊煥昌冷笑道:“素聞洞庭張三打得一手好船拳,不過姓楊從來相信百聞不如一見~”
張三哈哈大笑,說道:“我也聽說小展昭一手陽湖南拳也是精熟的很,早就想討教幾招了。”說罷張三一揚手,“來人,擺出水上擂台~”
片刻之後,雙方各派出一條大船,在兩船隻見擺出兩條跳板。兩條船會隨著湖水搖晃起伏,而比武的人就在這兩條跳板上比試,誰落到船艙裏,或者落水就算輸。
陽湖拳,是創始於常州的一種古典拳術,相傳為宋代“南俠”展昭所創。豐南鄉楊煥昌發起“西崦拳術會”,繼承和發展南拳,陽湖拳講究緊湊實用與精悍靈巧的近身短打,突出“快”與“猛”。由於幅度很小,翻滾動作就沒有助跑,拳架低矮。
船拳,由於是在船頭僅有一隻八仙桌稍寬的麵積上練武,決定了船拳的一招一式,決不能象其他武術套路那樣,大麵積的竄、跳、蹦、縱、閃、展、騰、挪。但它卻集拳種的基本招式之長,似南拳,亦非南拳。船拳,習武在船頭,身動船幌,為了適應船身的移動,既要習武人樁牢身穩,發揮技藝,又不能使習武人受船動的束縛,因而使船拳的一招一式不雷同於一般陸地習武。船拳,既要穩,又要輕。船拳的手法似出非出,似打非打,出招敏捷,收招迅速,如貓捕鼠,如箭在弦;防禦動作,以手為主,雙手不離上下,如門窗一樣,似開非開,似閉未閉,以身為軸,一般在原地轉動,船拳的獨特風格,自立於武林之中,為廣大江南人所喜愛。傳說當年舟山漁民抗倭寇的時候,就是習練這種拳法,將倭寇打得落花流水,當時一度稱為“神拳”
由於兩種拳法都講究近身短打,又都以快、猛為要旨,所以楊煥昌與張三一交手,搏殺便異常激烈。雙方都想在短時間內將對手擊倒,於是凶狠的殺招、狠招,甚至是江湖人士不恥的黑手暗著也不斷使了出來。奈何兩人武功勢均力敵,雖然險象環生不斷,卻依舊沒有辦法將對方擊倒。
眼看就要鬥得兩敗俱傷之時,忽然一葉小舟穿過對峙的船隊,來到水上擂台邊,船首一個年近半百的老者朗聲道:“二位住手,聽老夫一言~!”
老者聲音洪亮,好似洪鍾,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楚分明。楊煥昌和張三各自向後跳開一步,張三指著那老者嚷道:“老頭,你是何人?敢來阻我比武?”
楊煥昌也說道:“老丈,你不明就裏,不要來隨意勸架,莫名其妙~”
那老者雙足在船頭一點,隨即飛身上了水上擂台,站穩之後,雙腳好似在船上了生了根,任憑船隻來回起伏,都穩如泰山。楊煥昌和張三一見,頓時收起了方才的氣焰。
張三笑道:“不知道前輩何方高人?”
楊煥昌說道:“敢問前輩高姓大名?”
老者笑道:“老夫姓殷,名洪盛。”
“原來是殷老前輩~”張三趕緊抱拳行禮道:“隻聽說老前輩在山西行走,怎麼會想到來太湖遊玩?”
楊煥昌也忙道:“不知道是老前輩到來,失敬~”
殷洪盛大笑道:“我正好在太湖遊山玩水,聽人說太湖裏的舵主截了威遠鏢局的鏢,而威遠鏢局也是好手盡出,前來奪鏢。老夫年紀大了,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特意前來勸架,免得這些娃娃們血染太湖,壞了這一湖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