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建奴爭位(3 / 3)

眾嬪妃互相看看,齊聲道:“娘娘說的是。”

周後道:“我想和妹妹們商量一下,從明天起,各宮都開始撙節用度,縮減開支,省下銀子來,給朝廷做軍餉,你們說,行不行啊?”

“行,行!……謹遵娘娘懿旨!”袁妃和田妃說道。

周後高興地道:“那做姐姐的先謝謝妹妹們了……”周後說著帶頭除下珠飾玉釵,一樣樣擱進身邊的盤中,說,“這串東珠,我用不著了,拿去變銀助餉吧。這隻雙鳳金釵,我也用不著了……”

嬪妃們見狀,個個驚訝互視。過了一會兒,她們明白了,紛紛地、也是無奈地從自己頭上、頸上取下若幹金玉釵飾,放入盤中。勉強笑道:“這些釵飾,原本是皇上賞的,捐給朝廷吧……”

周後喜道:“妹妹們這番心意,皇上肯定高興!”

嬪妃笑道:“都是應當的,再說,我們捐得再多,也不能跟娘娘比啊。”

周後看了看盤子裏,隻有袁妃和田妃放入的首飾最多。

乾清宮暖閣,崇禎正在與張國維和陳演商議政務。王承恩匆匆步入,笑道:“秉皇上,皇後娘娘領著後宮嬪妃們,在花園裏開了一片荒地,正在種菜呢!”

崇禎大喜,連聲說:“好,好!”

王承恩又道:“皇後和嬪妃還捐出了不少首飾,要變銀助餉哪!”

崇禎感概萬千:“這是在為朕分憂啊!……吩咐內閣擬旨,皇後及嬪妃以國家大義為重,勤儉樸素,撙節開支,堪為天下百姓之楷模。著京城內外各王公貴府,都引以為鏡。”

崇禎又麵對張國維和陳演說道:“王公們要都能這樣的話,何愁征不上稅賦來?”張國維和陳演隻是陪笑。

午後,老國丈周奎扶杖一步三搖地進入禦花園,左探右望。一宮女跪拜問候:“奴婢給國丈請安。”

老國丈周奎問:“皇後娘娘哪?”

宮女示意不遠處的菜地,老國丈周奎眯眼一望,大驚:“這是怎麼了這是……”

國丈周奎匆匆奔去,到了菜地邊上,沒有說話,隻是用木杖敲敲一隻水盆。

鐺鐺兩響。

周後聽見了,起身而來,微笑道:“父親,您來了?”

國丈周奎急問:“出什麼事了?你被廢了麼?!”

周後嗔道:“父親說什麼哪!女兒正領著後宮嬪妃種菜,撙節助餉!”

國丈周奎看看她衣著,長歎道:“你貴為正宮娘娘,怎能跟個村婦一樣……”

周後不悅,道:“朝廷難處這麼多,皇上都要愁死了。女兒身為正宮娘娘,更得想法兒為皇上分憂!”

老國丈周奎低語:“你來,來。我有話跟你說。”老國丈周奎拉著周後離去。

老國丈周奎坐在坤寧宮大椅上,周後親自奉上茶水。

周後道:“父親,您有什麼話,快說吧。”老國丈周奎左右看看,機密地:“愚父有一策,可使朝廷避開險境,確保平安。”

周皇後大喜:“父親快說。”

國丈周奎說:“女兒啊,大戰已經迫在眉睫哪!昨晚,朝廷許多大臣,還有京城內許多豪紳,都跑到我府上來了,跪著求我!”

“求你什麼?”老國丈周奎自豪地說道:“求我開口說話唄!他們為皇上安危計,希望朝廷遷都南京,避開戰亂,以圖重振……”

周後憤怒地打斷他:“遷都?!他們自己不敢向皇上說――怕砍頭,卻鼓動你來跟我說,再讓我跟皇叨咕著,是不是?”

國丈周奎見周後發火,不禁有點不知所措了。周後又說:“父親,你太糊塗了,簡直是個老糊塗!皇上連議和都恨之入骨,更何況遷都?父親,你被人利用了!他們把你當槍使,為了他們自個安危!”

周後耐著性子說道,“父親啊,你不但糊塗,也太吝嗇了!聽說,你前天捐助,隻拿出七百兩銀子,真是給女兒丟人!”

周奎滿麵苦色地說:“女兒啊,愚父哪有銀子呀,愚父恨不能賣宅子呀……”

周後打斷他的話:“別說了,咱家有多少家產,女兒心裏能沒數嗎!父親,女兒求您了,多拿些銀子出來,捐助給朝廷,做一回皇親國戚的楷模。隻做這一回還不行麼,皇上待您不薄啊!”

國丈周奎頓時眼淚汪汪,搖頭歎道:“女兒,你不知道,就因為我是國丈,因此,從來不敢收受賄賂。一年到頭,我全靠那幾個俸祿和皇上的賞賜過活呀。我已經捐出半年俸祿了。今後,我每天都得捌成兩天過了!”

周後歎了口氣:“女兒就知道你會這麼說的……你等著!”

周後走開,到牆角拉開一隻櫥子,翻呀翻,翻出一張銀票。她拿著這張銀票回到老國丈周奎身邊,悄悄塞給他,叮囑道:“父親,這是一萬兩銀子,我本想寄給家鄉的。唉……算了,你明天把它捐獻給朝廷,就說是你自己的家產。”

周奎趕緊急推:“這怎麼行!……”

周後歎了口氣,說道:“什麼都別說了,這可是既為皇上分憂,也為咱周家長臉!”最後周奎猶猶豫豫地還是接下了。

第二天一早,那副捐助的白綢還高高地架在上朝的宮道上,下方空著大半截。眾臣有如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老國丈周奎走來。老國丈周奎一邊走一邊豪邁地道:“老夫今年七十歲了,沒幾天活頭了!原本打算在家鄉買塊墳地、打一套壽棺,百年之後,也好有個安身的地方。昨夜想了一宵――不成!”

旁邊的臣子問:“怎麼不成啊?”

老國丈周奎道:“大明要是沒有嘍,還有我埋骨頭的地方嗎?所以,我把買墳地、打壽棺的銀子全揣上了,五千兩!全部捐給朝廷做軍餉!”

眾臣驚訝,表情都是不信。

老國丈周奎從袖中唰地抽出銀票,朝眾臣展示:“看看,看看……”老國丈周奎走到捐助表前,將銀票放在顯眼處,抓過筆填寫。

眾臣都呆了,接著齊聲讚道:“好好!……老國丈~~了不起啊!”

一位大臣概然道:“老國丈如此慷慨解囊,我也不能吝嗇,我也捐出三千兩來!”

另一臣也道:“我也捐三千兩!”

一時間,眾臣紛紛上前填報。把邊上王曉之都看呆了!

周後獨自立於宮道暗處,遠遠看著自己父親周奎的表演,她又驚又氣,咬牙切齒。稍頃,周後忽聽附近有宮女的笑聲。她急忙隱到柱子後麵,偷偷地拭淚……周後垂著頭,沉重地走向坤寧宮。

正在上階時,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她微轉身看,王承恩奔來了。王承恩朝周後深深一揖,喜道“秉娘娘,喜事兒!剛才周老皇親捐了五千兩銀子,皇上得知後,高興得很,當朝誇獎了他。還讓老奴快來傳旨,讓娘娘也知道。”

周後克製著內心憤怒和羞愧,說道:“知道了!……要是人人都如此捐助,隻怕要越捐越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