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崇禎又殺了一個悍將(3 / 3)

崇禎道是自己的安撫起了作用,大喜過望,說道:“隻是今日就離京的話,五十萬銀子無法立刻調撥,恐怕隻能先調撥十萬兩。”

侯恂說道:“左良玉那邊臣會去分說,一定會讓他感受到陛下的皇恩浩蕩。”

“那就好,那就好~~”崇禎心裏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朕會傳旨三邊總督汪喬年一起出兵從西麵進攻,務必將闖賊消滅在河南。”

“微臣必將肝腦塗地,鞠躬盡瘁。”侯恂再拜。

李自成第二次攻開封的戰鬥還沒開始,便因為左良玉兵到杞縣,便從開封城外撤退,退到郾城。左良玉也跟著到了郾城。

此時的李自成雖然經過三十裏鋪的慘敗,但是由於和羅汝才以及革左五營兵馬會師,又聚集起十多萬亡命之徒。不過,雖然李自成的大軍雖然在人數上占優勢,但是因為圍攻開封日久,將士們已經疲倦,無力向左軍猛攻,隻能與左軍相持在郾城附近,休息士馬,征集糧襪,等機會包圍左軍。左良玉國人數較少,騎兵和火器都不如闖軍,所以隻能采取守勢,無力進攻,隻求不陷入闖軍包圍,等待陝西、三邊總督汪喬年前來夾擊闖軍。

汪喬年被皇帝催通不過,明知道來河南“剿賊”好像是“以肉喂虎”,無奈不能違抗“聖旨”,隻得於正月下旬率領賀人龍、鄭嘉棟、牛成虎三位總兵官,共約馬步兵三萬人出了潼關。

汪喬年對賀人龍、鄭嘉棟、牛成虎三位總兵官說道:“眼下我軍滿打滿算不過三萬人,直接與郾城周圍的闖、曹二營賊兵作戰,恐難以取勝。因此,我軍宜先攻下賊軍所占的襄城,在此固守,必能吸引闖賊,屆時郾城之圍可解。倘若到時候左將軍前來夾擊,我們還可剿滅部分流賊!”

賀人龍、鄭嘉棟和牛成虎三人表示同意這時,有一位名叫張永祺的襄城縣舉人前來求見。去年十月間李自成兵臨葉縣時候,派人傳諭襄城官紳獻糧食騾馬投降,可以免予攻城。知縣曹思正和眾士紳開會商議,都同意投降,惟獨張永褀堅決反對,護送老母離開襄城,逃到黃河北岸的孟縣暫住。聽到汪喬年來到河南的消息,他特意來洛陽求見。他力勸汪喬年趕快前往襄城,與平賊將軍左良玉夾攻李自成,他願意回襄城協助。汪喬年不再猶豫,從龍門向襄城進軍。

隨即,汪喬年率軍占領襄城。他命賀人龍、鄭嘉棟和牛成虎三總兵官分成三路,分駐於城東約四十裏處,他自己也把行轅安在城外。襄城距郾城大約隻有一百裏的路程。李自成很快得知襄城的這一情況,他果斷地下令從郾城撤圍,向襄城出去。

李自成在撤離開封的時候,就知道了汪喬年如何奉密旨掘毀了他的祖墳,如今得到探報,知道汪喬年要來襄城。他下令停止向左軍進攻,按兵等候。等汪喬年到了襄城,賀人龍等三總兵進兵到襄城以東四十裏處,李自成突然舍掉左良玉,去打汪喬年。

賀人龍、鄭嘉棟、牛成虎三位總兵官立營未穩,李友、穀可成、任繼榮便率軍突然殺到,嚇得這三位總兵不戰而逃。汪喬年一看賀人龍等人逃走,大罵他三人一陣之後,趕快率部退入城內固守。他的手下悍將,原為闖軍首領,後投降官軍的射塌天李萬慶對他說道:“賀人龍他們不聽節製,臨陣逃脫,我們兵馬不足三千,以這樣少的兵力固守這襄城,是難以抗拒闖賊的,不如我們也趕快撤離!”

汪喬年卻說道:“我們是來幫左良玉的,我覺得,左良玉那裏脫困之後,豈能對我襄城坐視不聞?”

汪喬年哪裏知道左良玉這個人哪兒有這麼厚道?左良玉在義軍撤圍後,不僅不前來夾擊,反而向南逃跑了。汪喬年這才感到大事不好,說道:“他娘的,這左良玉是讓那闖賊打怕了!”他隻好硬著頭皮在襄城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