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李自成再起(1 / 2)

建奴紀律森嚴,盡管麵對如林長槍,那些騎兵還是衝了上來,不過坐騎受爆炸的影響,騎兵受槍陣的影響,第一次的衝擊並不猛烈,明軍重步兵長槍陣如堅實的堤防,外加拒馬的輔助,死死擋住飛蛾撲火般的建奴騎兵。

“啊~”

“籲~~”

第一排騎兵撞上明軍的長槍陣。

由於第一排騎兵被火器大量打死打傷,所以本身就沒有什麼速度,一旦失去了速度,騎兵的衝擊力就大為下降,即便有的建奴騎兵連人帶馬一起裝進長矛陣,也沒有給步兵方陣造成太大地危害。

電光火石之間,第二隊騎兵又接踵而來。這是一次火星撞地球似的接觸,高速運動的騎兵連人帶馬撞在槍陣上,巨大的正麵至少被七八杆長槍洞穿,騎士與戰馬的身上都出現多個血洞。騎兵的衝撞,也給明軍帶來巨大的壓力,一個明軍的長槍沒有握住,槍杆受到壓力而離地一彈,柄端重重地頂在後麵的士兵的小肚子上,雖然有鐵甲阻擋,那個長槍兵還是悶哼一聲,接著慢慢跪倒,痛苦地直不起腰,頓時委頓下去。

不過,明軍的方陣大部分還是頑強地保持著原來的陣型,因為隊列靠得很近,即便是一個人受傷不行了,也會被前後左右的同伴夾得緊緊的,保持陣列的完整。

緊接著是建奴騎兵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第六排~~~一排緊接著一排,雖然投擲兵發瘋似的將手雷扔到長矛陣的前麵,濃厚的硝煙已經讓前排的長矛手無法看清前方五步的景物,但依舊無法阻擋建奴騎兵瘋狂地狂飆突進。

“速促那~哇~”

“速促那~哇~”

“速促那~哇~”

建奴騎兵們發瘋似地一批一批蜂擁而上。

“大明萬勝~~~!”似乎處在絕境、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的明軍並沒有絲毫動搖,更沒有退卻,依然頑強地支撐著長槍陣不至於崩潰。而在他們的身後,已經扔手榴彈扔到手酸的擲彈兵已經停下來,變換隊列之後又有新的擲彈兵補上。

看似驚濤駭浪、聲勢駭人的建奴騎兵其實也遇上了麻煩,前四隊沒有起到作用,接著又是四隊衝上去,雖然衝動了明軍的些許陣腳,但幾乎沒有一個能過去。也有一些建奴騎兵朝明軍方陣裏射了幾箭,但是也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

反倒是明軍的陣前,已經堆積了八百多具人馬的屍體,還有些受傷發了狂的戰馬,在陣前亂竄。明軍的長矛陣死穩如泰山,建奴後麵的騎兵也不好直接衝擊,到第十隊以後,還是沒能衝開長矛陣,後麵的騎兵卻再也提不起速度了,麵前就是幾十匹亂竄的傷馬,地上就是幾百巨屍體,特別是陣前那些巨大的馬屍,嚴重影響了騎兵的衝刺,成為天然的障礙。

戰局竟然一下子僵持下來。

趁著建奴進攻勢頭減緩的間隙,明軍趁機將死傷的兵換到後麵,後排的長槍兵向前替補,漸漸又將陣型拉了起來。長槍陣後方不遠處臨時搭建的敵台上,宋友亮麵沉似水,古井無波,但是內心卻很激動。雖然操練許久,但是長矛陣直接承受建奴實戰騎兵的連續衝擊,這還是第一次,尤其是在陣前缺乏足夠障礙物的情況下,建奴的騎兵發揮了最大威力。但是自己精心鍛造的長矛陣還是頂住了這驚濤拍岸似的滾滾鐵蹄。

清河北岸觀戰的碩托糾結不已,他對阿達禮說道:“我聽說出了當年太祖遇到的白杆兵,其他明軍被我八旗鐵騎一衝,頓時七零八落,難道咱們遇到了白杆兵?”

阿達禮搖了搖頭,說道:“我聽老人們說過,那白杆兵是從四川出來的,宋蠻子那裏都是山東兵,應該不會是白杆兵。”說罷他手搭涼棚,望向東麵,“我聽說鄭親王在清河上遊紮營,對南蠻子呈居高臨下的姿態,怎麼他還不動手?他到底是來幫著守蓋州的,還是看熱鬧的?”

說罷他又看了看正在賣力填河的漢軍旗和包衣、阿哈們,“太慢還是太慢~~”阿達禮對身邊的海達安說道:“去~~把附近能找到的南蠻子都找來,給他們一點糧食。”有了李率泰被自己和碩托氣得反水的前車之鑒,阿達禮再也不敢把漢人不當人看了。

“喳~”海達安趕緊召集一批旗兵到附近村子裏抓壯丁去了。

建奴的騎兵雖然強悍,但始終無法將主力騎兵全部投送過岸。所以建奴騎兵一麵瘋狂衝陣,一麵卻是一直在繼續填河,擴大渡河的通道,但一時之間,填好的地方終究有限,能夠投送的兵力也很有限。由於過河的兵力有限,明軍又有大隊的騎兵,建奴騎兵也難以用速度進行迂回。阿達禮試圖讓騎兵在河灘上集結以後,再發起大規模的攻擊,但是明軍的騎兵又不停地騷擾,使得他的計劃無法實施,最終隻能是老老實實地填河,以使得大軍可以同時渡河,而不會陷入以寡敵眾的不利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