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第二次黃海海戰1(2 / 2)

“開門、開門~”一個兵士已經扣動門環,敲起門來,大門吱呀一聲打開,露出一個壯實的青年來,語氣不善地問道:“幹嘛大呼小叫,你找誰?”青年朝關雲寶、張飛雄的方向看了看,臉色一變,喊道:“快來人,有官兵要找閻大哥的麻煩。”。

“嘩啦。”刹時間從莊院內衝出數十名手持各種兵器的壯漢,將關、張二人和十名兵士圍了一個結結實實,被這麼多人手持兵器圍著,。

關雲寶等人也是抽刀在手,張飛雄解釋道:“誤會,誤會,我們是登州總兵宋友亮宋軍門麾下,來找閻大人前去縣城議事的。”。

“議事?”一名青年道:“看住他們,我去請閻大哥過來。”

沒等多久,一名身體壯碩,雙眉卓豎,紅臉長須的中年人便到了門外,看了看圍在中間的十多名官兵,臉色一沉:“你們這是幹什麼,把兵器全部收起來。”

“閻大哥,這兩個是姓宋的狗腿子,肯定是抓你來的,不能放過他們。”

“對,不能放過他們。”

“就是我們豁出命,也要力保閻大哥!”

關雲寶和張飛雄納悶了,這夥人幹嘛一聽說自己是宋軍門的部下,就這麼緊張,這麼不依不饒?關雲寶大喊:“諸位別誤會,我們使奉了宋軍門的軍令,來請閻大人的。”。

閻應元目光銳利的看著關雲寶和張飛雄,他一個典史,隻是未入流的小官,堂堂一個總兵怎麼會這麼想見他,閻應元心中忐忑不安,難道自己和顧三麻子暗通款曲的事發了。

閻應元與顧三麻子可謂不打不相識,閻應元三箭退敵後,顧三麻子派人送拜貼求見閻應元,邀請閻應元上船交談,所有人都以為是顧三麻子的詭計,力勸閻應元不可上當,閻應元還是力排眾議,獨自一人登上了顧三麻子的大船。

上任之初,海寇顧三麻子率數百艘戰船進犯黃田港,閻應元領兵拒守,連發三箭,皆有人應弦而倒。海寇心驚膽戰,不敢再犯。他任內平定鹽盜,平服民亂,政紀突出,江陰百姓感激他的恩德,在社學中為他畫像留念。當時閻應元剛到任江陰典史不久,顧三麻子光船就有數百條,雖然多數是小船,可也有二千多人,江陰縣其實無法抵擋顧三麻子的劫掠,閻應元也深知這一點,才不得上接受顧三麻子的登船邀請。

對於閻應元敢於獨自登船,顧三麻子也是非常敬佩,兩人交談沒多久,顧三麻子就提議兩人結拜為兄弟,閻應元是官,顧三麻子是賊,官賊不兩立,但閻應元還是末作多少考慮就答應了下來,比起一般海寇來,顧三麻子口碑不錯,劫財時極少傷人,閻應元並非古板之人,與顧三麻子結交,不但解決了江陰縣迫在眉捷的威脅,而且有顧三麻子為援,更不用怕其他盜匪,閻應元能迅速平定地方,顧三麻子在其中出力甚多。

每次出海,顧三麻子也將一成貨物折給閻應元作為幹股,閻應元推遲數次才盡數收下,迅速富裕起來。當然,閻應元也是深晦官場之道,這錢也不是自己一個人獨吞的,全縣上下從知縣到衙役,人人都有份。大家心裏都知道這錢財的來路,但是也都收的心安理得。自嘉靖以來,大明海禁政策形同虛設,沿海水手上岸為商,下海為盜,顧三麻子也並非全靠打劫為生,有時也客竄商人,隻是以前沒有合適的落腳點而已,與閻應元結交後,顧三麻子有了江陰作為落腳點,單是海商利益已足夠,慢慢停止打劫轉變為專門的海商,江陰城因為顧三麻子大量采購貨物,百姓都得到好處,對於閻應元也更加尊敬。

時間久了,閻應元便開始規勸顧三麻子徹底收手,不要再打劫商船了。顧三麻子也答應,隻是說要再幹一票,當做是自己正式結束海盜生涯的一次紀念。哪知道,顧三麻子最後一次劫的,偏偏是宋友亮的錢袋子之一,溫州和寧波商幫的商船。

這下簍子可捅大了。

所以,江陰知縣一聽說宋友亮要找閻應元,便以為宋友亮是要來拿人問罪,於是連忙幫著閻應元編謊。閻應元的看家護院也多是顧三麻子的部下,一聽說是“宋軍門部下”,也以為是官兵來抓閻應元。就是閻應元自己也以為宋友亮是來興師問罪的。

“江陰縣與登州鎮互補相屬,不知道宋軍門要見小吏,有什麼吩咐嗎?”閻應元冷冷道。

關雲寶答道:“我家軍門有意招安顧三麻子,知道典使和他打過交道,所以想請典使做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