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太極拳套路創編的原則與方法4(1 / 1)

然而,我很遺憾地看到,這些年來,無論是國家編排的簡化套路、競賽套路,還是一些太極拳傳人創編的新套路,都表現出對中國古代易學缺乏深入的研究。比如,有些太極拳的式子數字從易經角度看,它不是成數。易經認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是生數。三生萬物,三是生數。六是成數,是一個成功的狀態,結果的狀態。現代人太欠缺國學知識,也缺少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比如,38式、42式、45式,在易學看來,這些不是成數,不符合邏輯。比如古人編了83式、81式,這是有道理的。因為九九八十一,81是陽數九的最大重疊。83式則是在81式上加上天和地。所以,古人編的套路都是有數理邏輯的。

中國人做事講究道理,道理則是通過“數”和“象”來體現的。太極拳是易經的象數思維的體現。“數”就是易學的體現之一。象,就是象天法地,模仿生物。所以,編創太極拳套路,是與編創人的多方麵的修養為根底的。當然,練習武術套路不一定能成為搏擊高手,但是編創武術套路一是為了學生記憶方便,便於傳授,也是為了讓自己的搏擊技藝符合天道。從表麵看,這些武術套路動作與易學的數理邏輯沒有關係,但是,你長期練習,深入研究,就能體悟到其中的易學道理。如果你練習的是一般的武術套路,不深入研究,流於一般的體育層麵上,就沒有必要研究這些;但是,如果你想以武演道,體悟中國傳統文化,那麼你就得研究其中的易學數理邏輯。通過武術的演練,要合乎天道,也就是修道。傳統的武學是修道。中國武術來源於道家,當然也包含儒家、佛家的精髓。

陳鑫的《陳氏太極拳圖說》講了很多這方麵的理論,但是,我們現代人的知識體係離這個很遠,所以,就認為他是牽強地附會易經八卦。我認為,在這方麵,人們搞顛倒了,不是武學附會八卦易經,而是易經本身就是誕生武學的文化根本。由於有了這個本,才有了後來武學的多姿多彩的門派和套路。這些多姿多彩的門派、套路的本,就是易學。傳統的武術套路,大多是從易學這個本產生出來的,是以易學為指導思想的。比如內家三大拳種,如果沒有易學這個學理,也就沒有所謂內家之說了。內家,就是內證之學、內修之學、內練的功夫,內練的功夫就是要做到人道合於天道。我們現代人不要以自己的淺薄去非議古人,不要以自己的無知來武斷地說古人迷信、附會、穿鑿。具體說來,如果沒有河圖洛書的知識,沒有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就不可能形成太極拳。即便形成一個套路,也隻能是太極操,不可能成為以武演道的太極拳。

當然,我也不簡單地否認現代人可以新編一些太極拳套路,以適合現代人習練。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盲目地否定傳統太極拳套路。現代人可以編一些套路,甚至可以開宗立派,但是要經過曆史歲月和實踐的檢驗。比如形意拳,以五行拳為母拳,五行拳以最簡樸的形式,表達最深奧的陰陽哲學道理。現代人對此還不理解,因此,現代人也很難超越前輩們的武功素養。現代人為了各種目的編一些套路,無可厚非,但是應該慎重。否則,我們還沒有繼承傳統的優秀的東西,卻又另起爐灶了,這樣就徒增混亂。我認為,我們應該把老祖宗的東西吃透了,練上身了,然後再去融會貫通,有所創造。在近代武術史上,像孫祿堂這樣的人,他是真正地融會貫通了,而且身經百戰,文武雙修,所以能夠開宗立派。如果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就不要輕易創編套路。國家創編的競賽套路,有其曆史原因,但是,我們不能把競賽套路和傳統套路視同水火,這樣不利於太極拳的發展。比如國家編創的24式簡化太極拳,經過半個世紀的實踐,現在影響很大,總體來說,它保持了一定的生命力,在普及太極拳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套太極拳是當時幾十位太極拳專家共同參與創編的,我的老師李經梧也參與了這項工作,而且還是這個套路科教片的第一個演示者。這是經過半個世紀的實踐檢驗的。後來,各個門派又編了許多競賽套路,這是時勢造成的,還需實踐檢驗。總之,我們還是應該繼承傳統的東西,然後才能考慮創編新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