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也就是渤海同盟接到黃河陣營戰書,並且向黃河陣營回複戰書的第二天上午。渤海同盟的艦隊集群進行了最後一次補給,離開樂陵海軍基地,前往黃河出海口。
黃河出海口大約有3裏寬,可以同時並列容納近五六十艘帆船進出。
渤海同盟艦隊抵達黃河口之後,選擇在黃河口之外的5裏處布陣。這個距離不遠不近,是適中的距離。渤海艦隊隻需要10分鍾就能殺到黃河出海口,而這個時候,黃河陣營艦隊隻來得及從黃河出來一半的艦隻,無法及時擺開艦隊的陣形。戰爭之事,跟戰術是否卑鄙無關,隻要能取得勝利,無所不用其極。
其實渤海艦隊也想過幹脆用艦隊堵住出海口,用優勢主力戰艦來對付黃河艦隊,但是考慮到黃河艦隊很可能用小舟放火,數以百計的火舟順流直衝而下,一場火就能把堵在出海口的所有的艦隊都燒了。所有渤海艦隊並沒有去堵黃河出海口,而是在距離黃河出海口5裏的大海裏布陣。在這個地方水勢平緩,火舟起不到效果。
黃河陣營艦隊群經過長達兩天的時間航行,在26日的下午終於抵達距離黃河出海口隻有10裏的地方。隨即,整個艦隊慢慢停了下來,因為他們的前鋒哨探發現了一件無奈的事情,渤海艦隊已經候在出海口外5裏的地方。
任何一個熟悉水戰的將領,或者是稍微具有戰爭常識的首腦人物,對地形、距離都非常敏感。隻要精確計算一下渤海艦隊地速度、距離,就能推測出渤海艦隊候在出海口外5裏處的意圖——黃河艦隊隻來得及出來一半。另外一半依舊在黃河內,就會遭到渤海艦隊的攻擊。以200多艘戰船對370艘戰船,白癡也也知道會是個什麼結果。
用虛擬遊戲裏最常用的一個詞彙來形容的話,也可以稱之為“卡位”戰術。一個恰到好處地卡位,可以讓自己取得局部戰術優勢。同時讓對手痛不欲生,進退兩難。
黃河艦隊的首領們得知渤海艦隊卡在這樣一個位置上,頓時焦急震怒起來,“渤海艦隊這算什麼意思?他們到底想不想打仗?想打仗就讓出足夠多的地方來!否則我們不會出黃河跟他們作戰!”
黃河艦隊在距離黃河出海口10裏處停了下來,不再前進。他們派出一個使者,向渤海艦隊交涉,要求渤海艦隊退後一段距離,讓黃河艦隊有足夠的地方布陣,然後兩艦隊再來一場公平的較量。
渤海艦隊的首領們一個個哈哈大笑。朝黃河艦隊的使者道,“難道咱們還求你們出來不成?隨你們的便,愛出來不出來,一直窩在黃河裏也行啊!咱們就這樣耗著,看看誰耗的過誰!”
黃河艦隊地使者交涉無效,不得不回去複命。
黃河艦隊的眾首領們氣的無話可說。
在大海戰即將爆發的前一刻,兩支龐大的艦隊在黃河口僵持住了。黃河艦隊不肯吃眼前,不願意從黃河裏出去作戰。而渤海艦隊也不願意放棄占據卡位的優勢,守在出海口紋絲不動。
渤海艦隊,整個艦隊的旗艦——艦隊中央的一艘三牙樓船上。船上人影重重。旗幟隨風搖曳,青銅甲士林立。
秦小白負手站在艦首,眺望著遼闊的海麵。
龐大的艦隊群,靜靜地漂泊在黃河出海口。雖然陳兵數萬,無人喧嘩,隻有呼嘯而過的風聲,艦隊在無聲的沉默中散發著無形的威嚴。
秦小白在思索著。這是他在《帝國》裏第一場真正意義的戰爭,為了今天的這一場海戰爭。他花了長達數個月的時間去準備。不論是為了東三省的原材料,還是為了鏟除黃河腹地地水上後患,這一仗都必須打。
如果打贏了,環渤海圈戰略構思將徹底完成。整個山東半島以北的水係,劃入渤海同盟的地盤,水上勢力被統一。他秦小白,將依托渤海站穩腳跟,成為諸侯級實力的超強玩家勢力。統一燕國玩家勢力,也將是水到渠成地事情。
如果戰敗了,全艦隊覆滅。那麼之前所有的構思全盤瓦解。渤海一帶的玩家勢力重新恢複到各個勢力亂戰時代。誰能夠最終完成北方水係的統一,隻有天知道。
勝敗在此一舉。
他想了許久。回頭朝身旁的血殺、孤獨、秦二世、神王等眾人。笑道:“今天的這一仗,是決定北方水係歸屬的第一場戰。打完了這一仗之後,北方海權地歸屬,基本上就清晰了。諸位看我艦隊有幾成勝算?”